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1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748篇
林业   1353篇
农学   342篇
基础科学   192篇
  2940篇
综合类   3698篇
农作物   233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627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268篇
  2024年   230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76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系统而准确的页岩气储层参数评价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测井资料的连续性建立有效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测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了页岩气储层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的页岩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并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对部分解释模型加以校正,完成了S1井的页岩气储层识别、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储层物性、含气量以及地质和测井岩石脆性的评价,并借用岩心分析资料加以验证。实际结果表明,该页岩气测井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对页岩气储层参数进行评价,可以为该地区后期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测井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2.
对比了不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原料在水热液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过程中碳稳定同位素分馏特征,研究原料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对5-HM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淀粉水热液化制备的5-HMF的最大产率为33.90%,高于玉米淀粉的29.93%,杨木纤维素(P-C)最大产率为31.00%,高于玉米秸秆纤维素(CS-C)的30.76%,竹粉和杨木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3.00%和13.80%,高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分别为11.60%和12.53%)。在反应时间为15 min时,不同原料的反应速率如下:木薯淀粉0.301 g/(L·min)大于玉米淀粉0.128 g/(L·min),P-C为0.513 g/(L·min)大于CS-C的0.386 g/(L·min),竹粉0.133 g/(L·min)大于杨木0.124 g/(L·min),大于玉米芯0.117 g/(L·min),大于玉米秸秆0.097 g/(L·min)。δ(13C)值较小的原料(木薯淀粉、P-C、杨木、竹粉)反应过程中的δ(13C)值在反...  相似文献   
53.
54.
<正>俗话说"三分建池,七分管理"随着春季气温和地温的回升,沼气池的管理尤其重要,为了防止沼气池患上"春病",现将沼气池的春季管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对新建沼气池的管理1.首先检查一下沼气池是否有冬季冻裂、冻烂现象,如果发现就要及时请专业的沼气生产工进行维修,并及时的更换零件,然后进行试水、试压,达到不漏水、不漏气后方可投料。2.投料时碳氮比例要合理,失衡就会产气停。沼气发酵细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氮的速度快25-30倍。在其他条件都具备  相似文献   
55.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indicative roles of texture represen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presence and variability subsequent to cultivation under cold temperate climates with seasonal freeze-thaw events.[Method] Three chronosequences were selected for paired comparisons.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six depths with a 10 cm increment.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general linear model and regression was perform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 In seasonally frozen soils where fragmentation of macroaggregates was stimulated,soil organic carbon level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ay + silt proportion due to a wider textural range,better than sole clay content.Exponential function better fitted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present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effectiveness of clay + silt content in maintaining carbon.Clay content explained 12%-41% and 14%-43% of variation via linear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s,respectively.Accordingly,clay + silt content explained 47%-65% and 46%-70%.[Conclusion] Texture reflected soil organic carbon occurrence as consequences of reclamation.For seasonally frozen soils with wider textural ranges,it is robust to adapt clay + silt content a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exponential function.The generated algorithms provided an available pathway to estimate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es following cultivation and to evaluate soil fertility.  相似文献   
56.
鄱阳湖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 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 年的2、5、9 和11 月分别采集0 ~ 10 cm 的土 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 种水解酶和2 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 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 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 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茁鄄糖苷酶活性在9 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 月份最高,9 月最低;过氧化物酶 活性则在11 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 性呈极显著相关;地表温度与纤维二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碳 和全氮含量与茁鄄糖苷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湖滨湿地土壤 水分的变化显著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而土壤有机碳和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7.
<正>关爱土壤健康关注作物生长"多酶金"复合肥"多酶金"是德国进口、以高科技手段提纯的多营养生长因子,富含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脲酶等,可调控作物生长,改善土壤中碳氮元素的供应状况,促进植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多酶金复合肥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等特点,可迅速激活土壤自身酶和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土壤供养能力和植物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58.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法,分别选取了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和深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分别降低了22.2%和32.2%;次生林表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分别是杉木人工林和果园的2.0倍和1.8倍;而深层土壤分别是杉木人工林和果园的1.7倍和1.4倍;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显著降低,且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高于表层土壤。因此,今后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避免加剧土壤有机碳的损失和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59.
60.
随着21世纪的兴起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美满,但是近些年却相继出现"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这些现象做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例如水土问题,国家目前实施的项目中,就包括了这类问题的详细解决政策,其宗旨就是利用了建设森林碳汇降低水土流失。基于此,本文就水土保持碳汇林建设发展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