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34篇
  免费   4175篇
  国内免费   4962篇
林业   6378篇
农学   4108篇
基础科学   3618篇
  20135篇
综合类   44298篇
农作物   2729篇
水产渔业   1682篇
畜牧兽医   10853篇
园艺   5417篇
植物保护   3153篇
  2024年   1047篇
  2023年   3263篇
  2022年   3486篇
  2021年   3545篇
  2020年   3068篇
  2019年   3727篇
  2018年   2075篇
  2017年   2981篇
  2016年   3516篇
  2015年   3508篇
  2014年   5148篇
  2013年   5149篇
  2012年   6418篇
  2011年   6347篇
  2010年   5522篇
  2009年   5316篇
  2008年   5343篇
  2007年   4498篇
  2006年   4243篇
  2005年   3818篇
  2004年   2645篇
  2003年   2257篇
  2002年   1788篇
  2001年   1711篇
  2000年   1420篇
  1999年   1226篇
  1998年   1022篇
  1997年   943篇
  1996年   881篇
  1995年   885篇
  1994年   854篇
  1993年   866篇
  1992年   820篇
  1991年   942篇
  1990年   748篇
  1989年   723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65年   20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08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2篇
  1953年   66篇
  195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992.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993.
994.
不同的样本特性和提取方法对获得微生物总DNA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高含固率木质纤维素厌氧发酵物腐殖酸、酚类物质含量高、质地均一性差、微生物浓度低的特点,研究了4种方法提取不同高含固率粪秸厌氧发酵物中微生物总DNA的效果。结果表明,常规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结合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 and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SDS-CTAB)和商业的粪便试剂盒法提取的DNA质量均较差,SDS法和试剂盒法未能获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条带,SDS-CTAB法得到的条带较模糊;改进SDS-CTAB法获得的DNA杂质少、纯度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A260/A280和A260/A230值分别为1.74~1.86和1.65~1.86,每克样品的DNA浓度在50 ng·μL^-1以上,电泳条带单一齐整、清晰明亮,PCR扩增的目的条带清晰度高,适宜后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析。林格氏液洗脱、聚乙烯吡咯烷酮-40(Polyvinyl Pyrrolidone-40,PVP-40)洗涤液除杂以及裂解液和多种酶联合破壁是改进SDS-CTAB法获得该类专一性样本高质量微生物总DNA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95.
《畜牧与兽医》2014,(7):60-64
选用5种微生物菌剂互相组合对3种稻草基料配方进行发酵,设7个处理组、2个对照组(发酵前和市售农富康),试验期21 d,评定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添加混合微生物菌剂使发酵终产物的粗蛋白(CP)提高了1.87个百分点;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降低了7.12个百分点、9.74个百分点、3.54个百分点。提高了稻草的营养价值,得出最优稻草基料配方为配方1,其组成:稻草粉4 kg,玉米粉0.7 kg,豆粕0.25 kg,蔗糖0.015 kg,食盐0.035 kg,复合菌种(白腐真菌∶乳酸杆菌∶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1∶1∶1∶1∶1)3 mL。  相似文献   
996.
997.
饲草作物是指为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侵蚀,累积和保护土层,增加土壤养分和含水率以及提高土壤质量而种植的植物。饲草作物为农田土壤提供了诸多益处,其还有助于增加和维持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本文对多种饲草作物对土壤特性的作用,如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碳固存、土壤硝态氮淋失、土壤水分和土壤健康等进行综述。饲草作物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其自身对土壤的作用,其他考虑因素还包括天气条件,播种时间,是否为豆科植物以及杀灭饲草作物的时间和方法。研究表明,饲草作物也可用于减缓气候变化,抑制作物中的杂草,增加可交换的营养物质如Mg2+和K+,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另外,覆盖作物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杀灭覆盖作物的方法,其可能成为病原体的寄主,饲草作物的再生性以及短期收益不明显。尽管有一些局限,饲草作物仍被认为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整体健康状况,为主栽作物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动物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有效的生物制品引入动物体内,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从而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易感的动物变为对该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力,避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免疫失败是指经某病疫苗接种的动物,在该疫苗有效期内仍发生该疫病,或在预定的时间内经检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暴发的可能。2013年12月,我县某养殖户发生一例猪瘟免疫失败造成仔猪死亡,由于及时处理,指导对其他刚出生的仔猪应在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每头仔猪注射1-2头份猪瘟细胞苗,30-40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4头份。经后期观察没有再发生仔猪死亡,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