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334篇
  免费   5276篇
  国内免费   6899篇
林业   8480篇
农学   5909篇
基础科学   4507篇
  24681篇
综合类   55556篇
农作物   4214篇
水产渔业   2046篇
畜牧兽医   14111篇
园艺   6405篇
植物保护   3600篇
  2024年   1551篇
  2023年   4301篇
  2022年   5231篇
  2021年   5266篇
  2020年   4477篇
  2019年   4804篇
  2018年   2686篇
  2017年   4053篇
  2016年   4733篇
  2015年   4555篇
  2014年   6489篇
  2013年   6395篇
  2012年   7870篇
  2011年   7749篇
  2010年   6819篇
  2009年   6515篇
  2008年   6431篇
  2007年   5432篇
  2006年   5064篇
  2005年   4485篇
  2004年   3158篇
  2003年   2776篇
  2002年   2176篇
  2001年   2025篇
  2000年   1708篇
  1999年   1444篇
  1998年   1215篇
  1997年   1131篇
  1996年   1101篇
  1995年   1120篇
  1994年   1106篇
  1993年   1007篇
  1992年   984篇
  1991年   1105篇
  1990年   900篇
  1989年   864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6篇
  1965年   24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11篇
  1955年   22篇
  1953年   66篇
  195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81.
为明确黑土条件下燕麦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3因素、4水平,共14个处理,对燕麦产量、肥料互作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做出肥料拟合方程,为实时实地施肥提供初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肥料三要素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N,其次为P、K,在一定施肥量内,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肥料反应方程和互作效应综合分析,N、P、K施用量分别为82.3、57.0、30.5kg/hm2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小麦前氮后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前氮后移技术是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总结出来的小麦优质高产新技术,其技术的应用一改过去"盲目施肥"、"三追不如一底"及"一炮轰"等不科学的施肥现象,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85.
本试验选用24月龄泰州白鹅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分为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的青贮玉米秸秆比例依次为24.4%、34.6%、42.6%、49.1%、53.6%。采用全收粪法,检测粪便中CP和AA,确定其消化率,同时检测粪便中微生物数量变化,初步探讨了日粮中不同青贮玉米秸秆比例对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49,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6.
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研究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土壤微生物处理;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及总叶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综上,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均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轮作土壤微生物的正反馈作用大于连作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987.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缺氧的环境下,经高温热裂解生成的多孔性炭质材料,近年来被应用在土壤改良、农业生产及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总结了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种植业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能够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通气量;通过生物炭的亲水性及发达的空隙,增加根际区水分的滞留,增加土壤含水量;通过生物炭表面丰富的羰基、酚基、醌基等基团,增加土壤的吸附能力和交换活性,增加土壤CEC,增加养分利用效率;另外,通过向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可以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丰度及土壤酶活性,进而增加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及养分的转化,最终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88.
应用辽宁省森林资源林地变更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对辽宁省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分析不同林种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碳储量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其中防护林占比达66.7%;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阔叶林<针叶林。人工林碳储量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薪炭林>经济林,其中用材林占比达58.3%;其次是防护林(38.2%);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是针叶林>阔叶林。全部森林资源碳储量中,防护林与用材林占全部林种的95.1%,用材林的碳密度比较大,而经济林的碳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989.
99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为规避和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价值偏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规划整治研究,以乡村景观的本土特色为依据,通过分析概括村落"产、村、景"发展现状,以此提出和探讨基于"产、村、景"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旨在使美丽乡村越过"美丽"的表象,重返乡村生产生活之中,并得以健康、平衡发展,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