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篇 |
农学 | 18篇 |
基础科学 | 40篇 |
31篇 | |
综合类 | 300篇 |
农作物 | 20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286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研究了添加外源优势菌种固态发酵云南晒青绿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主要的化学品质成分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多酚类、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寡糖和多糖的变化最明显。发酵40天后,多酚类物质下降了约60%,儿茶素类下降了80%,黄酮类下降了55%,茶红素下降了90%,水溶性寡糖下降了65%,水浸出物下降了25%,而茶黄素、水溶性总糖和灰分的变化不大。但茶褐素类物质增加了4.5倍,水溶性多糖也增加了5.7倍。这说明多酚类物质、儿茶素、茶红素、茶褐素类、寡糖及多糖类物质可作为云南普洱茶的特征成分用于品质判定。实验结果还表明,利用优势菌种发酵晒青绿茶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熟普洱茶,其理化成分含量可达到陈年普洱茶的水平。实验结果同时还表明,离开了微生物和湿热作用,晒青绿茶是难以形成普洱茶特有品质风格的。 相似文献
102.
以硫色曲霉为饲料酶生产菌,以托盘式固态发酵为对照,系统分析了料曲厚度、通风量、通气压头对厚层发酵成绩的影响.通过优化操作,获得的厚层发酵酶活比最优的托盘式成绩低20%左右,但是劳动力成本可以减少40%左右.虽然通风电耗需要增加444 kW·h/t,但是整个生产成本有明显下降.而且,随着劳动生产成本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生产工艺的优势还将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固态发酵醋糟饲料(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59.04±0.33)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土霉素钙,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的SFVD。预试期6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具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6);显著降低了育肥猪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5),对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有一定的促进趋势(P=0.052);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55和P=0.077);显著提高了育肥猪粪便中丙酸含量(P<0.05),粪便中甲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也呈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P=0.071和P=0.054)。由此可见,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SFVD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性能的提高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通过对纤维素降解菌的酶活进行综合测定及对其秸秆降解率的测定,对实验室现有的7个绿色木霉菌株进行筛选,得到2株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别为化L4C、BS.化L4C的FPA、C1、Cx、CB酶活分别为714.941 7、647.747 3、2440.601、1 171.007 U/mL,BS的FPA、C1、Cx 、CB酶活分别为608.912 7、299.087 7、2 214.773、1 069.109 U/mL.在最优培养基配比稻草∶麸皮=7∶3,氮源为硫酸铵、尿素,碳源为碳酸钙,自然pH值,28°条件下培养,BS对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19.74%、37.55%、22.58%;化L4C对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达23.90%、33.85%、19.16%. 相似文献
107.
108.
以能源植物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为材料,对其纤维成分、产酶条件和糖化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茅含有纤维素43.77%、半纤维素28.57%、木质素11.01%;对斑茅进行预处理后,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提高至72.54%,半纤维素含量降低至13.02%,木质素的含量降低至3.34%。利用预处理的斑茅纤维进行固态发酵产酶,其最佳的产酶条件为:茅麸比1∶3,固液比1∶2,氮源(脲)0.75%,初始pH 5.0,32℃发酵培养72 h;相对于利用未经预处理的斑茅纤维为原料,其FPA酶活提高210.9%,达到20.74 U/g,CMC酶活提高239.1%,达到218.26 U/g。以纤维素酶对斑茅纤维进行糖化,糖化率达到40.60%。 相似文献
109.
锁定生产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关键碳排放点可以明确碳减排重点环节,引导企业低碳生产。该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碳排放,并根据各生产环节碳排放贡献率锁定了碳排放的关键点。结果表明,消耗煤炭的锅炉运转与蒸粮蒸酒的生产工艺联系紧密,成为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生产最关键的碳排放点,同时用电消耗和厂内运输也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贡献。据此提出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使用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促进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的低碳生产。该文研究结果为减少食品生产的碳排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试验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对热带假丝酵母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包括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水比、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素,最终确定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条件:在自然pH值条件下,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1%、料水比1∶0.75。培养基成分:麸皮与甘油8.5∶1.5 (g/g)、尿素0.5%、磷酸二氢钾0。依照此工艺进行发酵,热带假丝酵母菌活菌数最高可达32.94×108个/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