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204篇
  152篇
综合类   85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02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活性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草甸黑土活性氮库中几种重要组分含量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能够增加土壤中无机氮含量,以土壤剖面中硝态氮含量变化为例,除NPK配施处理外,其它施氮处理在18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N,.P,K配施减少了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累积.土壤表层微生物态氮和固定态铵含量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氮素的投入量,还与其它因素有关,长期单纯施用氮肥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并没有增高.而N,P配施的处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较高.施用氮肥抑制了土壤中可矿化氮的含量,促进氮的矿化释放,增加了活性氮库中其它组分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表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CKPKPKNPNPKNKN,不同施肥处理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大小按PCKKPKNPNPKNNK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92.
γ射线辐射对木材构造和材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在归纳高能射线的种类和高能射线辐射对木材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详细地归纳了高能射线 ,特别是γ射线辐射对木材构造和木材化学、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本质上 ,当射线辐射剂量较高时 ,将引起木材细胞壁结晶度降低 ,细胞壁主成分分子链切断 ;当射线辐射剂量较低时 ,可能导致细胞壁主成分产生交联 .在此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利用γ射线辐射固定木材变定和研究木材变定永久固定机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3.
对蔬菜保护土地壤的固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固钾率随着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和钾素施入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用于保护地蔬菜栽培以后,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同时土壤对钾素固定率也随之降低.铵离子可以替代钾离子而被土壤粘土矿物固定,铵离子和钾离子等浓度存在时土壤的固钾率仅是钾离子单独存在时的二分之一,当这两种离子的浓度分别达到300.0μg·g-1时,施入土壤中钾素的固定率降低到50%以下,最低的只有27.7%。因此,在蔬菜保护地条件下,为避免钾素的淋失和土壤溶液浓度的提高,应提倡钾肥与铵态氮化肥分施和钾肥分次施用。  相似文献   
94.
生物土壤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孢子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广泛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中。对于生物土壤结皮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干旱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有效固定CO2等温室气体,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研究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发育过程的特点,合理推广利用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固定CO2效率和降低温室效应。文中综述了生物土壤结皮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总结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种类和对生态的积极作用,分析其对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加深对生物土壤结皮的认识,促进其在环境修复方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RTD GPS用于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讨论了应用RTDGPS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侧重探讨了RTDGPS用于固定样地中心恢复的方法及新样地建立的过程 ,样木检尺的观测和自动记录 ;讨论了RTDGPS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及其发展前景。通过实例验证了RTDGPS ;用于森林资源固定样地调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为确定固定道垄作小麦生长和高产的适宜土壤水分下限,通过田间裂区试验,设置了4个土壤水分下限水平(分别为计划湿润层土壤田间持水量的40%、55%、70%和85%),研究了传统耕作和固定道垄作方式下土壤水分下限对小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道垄作栽培能够明显提高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时,固定道垄作栽培的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大,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综合来看,在河西绿洲灌区,固定道垄作小麦的适宜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  相似文献   
97.
城市半自然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城市化影响的半自然森林更新特征,可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借鉴。文章以上海辰山残存半自然森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对象,调查分析半自然森林更新苗的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 hm^2样地更新苗共5 937株,分属22科32属37种,其中上海自然分布的乡土种占57.89%,明显高于城市人工林的乡土树种比例;香樟、构树、天竺桂、朴树和小蜡等5种更新苗占总数的57.2%,聚集性分布格局明显;在11个植被群落类型中,各类型更新苗的丰富度普遍较高,不同树种的更新苗存活和发育潜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8.
探地雷达地波法测定红壤区土壤水分的参数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20,(2):332-342
探地雷达地波法是一种农田尺度快速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有效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方法和卫星遥感方法在含水量监测上的不足。但地波法在红壤地区进行含水量反演的最佳参数仍未确定,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位于南方红壤区江西省鹰潭市孙家流域为例,采用地波法对区域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探测:先使用共中心点法确定所用雷达的系统延时、有效反演深度,并利用Topp、Roth、Ferre和朱安宁四种常用的经验模型由介电常数ε反演土壤含水量;然后通过固定间距法进行区域性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测量,确定雷达测量时的最佳天线间距。这一系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实测值是用烘干法校正的管式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测定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律定地波法在红壤区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反演深度、最优模型和最佳天线间距等参数。结果表明:60 MHz探地雷达地波法反演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时精度最高,误差最小;Roth经验模型更适合于红壤地区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反演,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22 m3m-3;地波法的最佳天线间距为1.0 m,能够准确地反演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对雷达的探测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在1.0 m天线间距下,旱地上的反演精度优于果园,旱地和果园的RMSE分别为0.004和0.020 m3m-3。  相似文献   
99.
为满足传统美术画板的结构不能满足美术色彩绘画对画面快速干燥和画纸方便固定的使用要求,使用三维软件CREO完成一种美术色彩绘画专用画板设计与结构分析,设计完成后的画板可对色彩画面的正、背两面同时吹风使画面干燥且能快速方便地固定画纸.  相似文献   
100.
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不同层次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婷  韩勇  唐昊冶 《土壤》2011,43(2):153-160
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方法,开展短期(7天)室内培养实验,估算了一水稻土0~20、20~60和60~90 cm土层土壤主要N素转化过程的总转化速率,结果表明,标记N溶液加入后2 h内各土层土壤的总矿化、硝化、固定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2 h后,矿化速率在小范围内起伏。0~20 cm土层土壤N素的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另外两层土壤则基本保持稳定,硝化速率的变化与硝化作用底物NH4+-N浓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外源无机N溶液加入后2 h内,大量NH4+-N和NO3--N被固定,并认为N素的非生物固定起主导作用。2 h后,出现了N素在固定与再矿化间反复转换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净转化速率相比总转化速率能更好地描述单个N素转化过程,但由于外源N加入对N素转化的影响、再矿化作用以及忽略了N素转化过程中的气体损失、DNRA(硝态氮异化还原为铵)过程等,本研究结果与真实值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