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47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64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51.
<正>当鹧鸪啄癖发生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由此而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10%以上,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发生原因1.1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会诱发啄癖的发生。如密度过大,槽位不足,光照不宜,断喙不当,外伤出血及脱肛等。各种应激,如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灰尘太多,通风换气不良,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过多,均会造成鹧鸪烦躁不安,相互追啄;公母、强弱、  相似文献   
95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已越来越高,放养土鸡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属无公害养殖,所以迅速走俏.为便于消费者区分放养及舍养鸡,一些饲养户对放养鸡采取不断喙的方式进行饲养.然而,不断喙的饲养方式造成了鸡群啄癖现象明显上升,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预防鸡群啄癖症,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53.
该病是集约化养鸡场的常见病.不分年龄、季节、品种和饲养方式均可发生.表现为啄羽、啄翅、啄尾,或自啄,或被啄,或互啄.啄得羽毛不全、皮肉暴露,并可迅即成为啄肉癖,产蛋量下降.  相似文献   
954.
1原因分析 最早认为鸡啄羽癖是饲料引起的。但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石膏粉、食盐后,未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5.
1啄癖产生的原因 鸡有嗜红色的本能。当有些鸡因外伤流血,或脱肛,其他鸡便会去追啄被血液染红的部位或呈红色的泄殖腔。当环境因素不良时,如高温,高湿、空气污浊等,都会诱发啄食现象。饲料中蛋白水平低,某些矿物质不足或不全,如硫、氯化钠等缺乏也会引起鸡只间互相啄食。由于管理不当,光照强度太大,如密度太大,过于拥挤,水料槽不足,投料不均使有的地方空槽时间太长等。体表寄生虫侵袭也可能引起鸡发生啄癖。防治啄癖要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56.
鸡的啄癖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世达 《中国家禽》2006,28(11):30-31
鸡啄癖又称异食癖,啄癖在养鸡生产中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各种啄癖的原因分析,正确认识啄癖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可给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57.
主要针对在鸡的饲养管理中存在的能引起鸡发生啄癖的诸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鸡啄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8.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啄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啄癖在鸡群中往往也将持续,导致鸡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59.
郭传臻 《中国家禽》2000,22(11):21-21
育雏初期即 10日龄之前,有时会遇到雏鸡糊肛现象。雏鸡排出的白色粘稠粪便并不自然脱落,而是干结在泄殖腔口下面。糊肛的雏鸡占全群的 10%~ 40%,对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人工帮助清除可减少影响。许多养鸡户认为糊肛是因为雏鸡感染了沙门氏菌而产生的白痢,我们对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检测,认定这是因蛋白质过剩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1沙门氏菌检测 对 4~ 10日龄糊肛雏鸡 620只,泄殖腔拭子采样,接种在有新霉素的煌绿琼脂平板 (BGN)和有新霉素的 XLDN琼脂平板上培养,没有检出沙门氏菌。 2发生糊肛的主要原因   分析…  相似文献   
960.
某商品代鸡场购回一批鸡苗,鸡苗在7日龄前发生严重的糊肛,严重影响了鸡苗的生长发育,均匀度较差,10日龄后大小差异较大.发病率达36%,死亡率高达5.2%,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排除可能造成糊肛的因素,淘汰发育不良的鸡苗.并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进行综合分析发病病因.为该场后期引进鸡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杜决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