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60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1281篇
林业   1078篇
农学   3520篇
基础科学   578篇
  478篇
综合类   19160篇
农作物   4007篇
水产渔业   286篇
畜牧兽医   2622篇
园艺   5165篇
植物保护   271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608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752篇
  2020年   654篇
  2019年   804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863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090篇
  2014年   1361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633篇
  2011年   1747篇
  2010年   1711篇
  2009年   1809篇
  2008年   1710篇
  2007年   1617篇
  2006年   1452篇
  2005年   1782篇
  2004年   2071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769篇
  2001年   1511篇
  2000年   961篇
  1999年   846篇
  1998年   730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666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297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农技服务》2020,(1):33-34
红粱丰1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酒用糯高粱新品种,为该品种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红粱丰1号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62.
利用留兰香精油、百里香精油和肉桂精油熏蒸处理青薯9号,测定其失重率、腐烂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可溶固形物含量,比较不同植物精油对青薯9号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自然通风贮藏条件下3种精油均可较大程度地减轻马铃薯的发芽和腐烂,保持较好的贮藏品质。其中以留兰香精油的效果最好,该精油0.6ml/kg处理青薯9号后至贮藏120d时其失重率、腐烂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可溶固形物含量依次为9.2%、2.1%、25.2%、10.6%和5.58%,与常规化学抑芽剂氯苯胺灵效果相当,与其它两种精油间差异显著,其次为百里香精油,以肉桂精油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63.
绿洲1号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引进培育,既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又可作为食药用菌栽培基质的多年生草种,属于芦竹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庆阳,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进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资源是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的最好途径。西峰局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菌草种苗繁育基地福州引进节芽和带根苗,2016年-2019年在黄土高塬沟壑区的南小河沟进行种植试验,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证明绿洲1号在甘肃庆阳不仅能安全越冬,而且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产草量高,其根系发达,覆盖度高,保持水土效果好,适应性广,栽培技术简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草产业、调整农业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4.
鲜食大豆是江苏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江苏蔬菜生产种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市场上品种参差不齐,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文章依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新审定的鲜食大豆品种“苏新6号”生产中试验的经验,研究集成了包括播种、管理和收获各个时期的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技术,配套该品种在江苏省的推广应用,为该品种实际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5.
秧龄试验结果表明,在25d~45d秧龄范围内,随着秧龄的延长,长优2号的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等经济性状不断减少。长优2号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初步得出本次试验秧龄以25d为最适宜,其产量为790.5㎏/667㎡,显著高于30 d处理,极显著高于35d、40d、45d等处理。  相似文献   
966.
武运粳31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0年育成常规粳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508),2017年通过安徽省引种(皖引稻2017012)。2015~2019年对比试验表明,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作单季粳稻种植为中熟品种,产量较高,具有穗型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熟期转色佳等特点。提出了武运粳31号在桐城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67.
土壤中毒死蜱及主要代谢产物的降解与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施用农药毒死蜱后土壤中毒死蜱及其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吡啶-2-酚(TCP)污染分布特征,评估农田土壤环境中毒死蜱及TCP的环境风险,以玉米、小麦和大豆3种作物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旱地农田田间试验。通过对施用后不同时间农田土壤中毒死蜱浓度检测发现,土壤中毒死蜱均在前期消解较快,后期逐渐变缓。小麦、大豆、玉米种植土壤中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86~24.84 d(均小于30 d),消解速率常数为0.027 9~0.088 2 d-1。前期均表现为0~5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大,15~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最小,即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毒死蜱的残留量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0~1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减少,10~20 cm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逐渐增加。TCP比母体毒死蜱更容易迁移,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随着毒死蜱施用剂量的增加,小麦、大豆、玉米3种作物种植土壤中毒死蜱及TCP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均增大。超推荐剂量施用毒死蜱导致毒死蜱及TCP产生较高的短期和长期生态风险,TCP生态风险在3种作物农田中均达到了高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68.
DTA-6对两种食用豆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对食用豆叶片的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选用芸豆(英国红)和小豆(龙垦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方法,于芸豆和小豆的初花期叶面喷施DTA-6,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生育时期叶片光合参数、碳代谢产物、干物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各生育期的SPAD值、盛花期和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了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促进了叶片淀粉的积累;与CK相比,DTA-6提高了2种食用豆的地上部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并且显著提高了芸豆和小豆鼓粒期荚分配率;DTA-6可有效调控2种食用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产量,DTA-6处理的芸豆和小豆产量分别较CK增加13.30%和12.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69.
优质小麦丰德存麦5号由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育成(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该品种2015年引进渭南市富平县,着重介绍了优质小麦丰德存5号的生物学特性、抗病性、品质测定、引种过程、适应性及产量表现,并从宽幅精播栽培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