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39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养猪生产技术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但传统与现代的概念是相对的。在现代养猪技术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成果,并给养猪业带来新鲜的空气。全进全出猪群周转制度、超早期断奶技术和多点生产技术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最新技术。这三种技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调研和发展前景的分析预测,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有利于推进呼盟草原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进程,使乳肉草业真正成为呼盟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3.
常慧  本付 《安徽林业》1997,(5):10-10
岳西县冶溪乡林业站,靠科技兴林撑起了一片绿色天地,由一个仅有2500元周转金的穷困小站发展壮大成为拥有1000多平万米的站房、七大片共3000亩经济林基地、固定资产达25万元的大站一对当地林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4.
饲养肉鸽是我国近几午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养殖业。肉鸽生长迅速,性成熟较早,繁殖较快,饲养期短,周转快,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搞好肉鸽饲养,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5.
撂荒为采伐迹地树种提供了更新机会,但是撂荒在用材林向天然林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尚不清楚.该文比较分析了亚热带湖南会同林区,杉木采伐迹地撂荒10年而成的次生常绿 阔叶林、杉木人工林、老龄次生常绿阔叶林,3个演替阶段的维管植物多样性差别.结果显示,撂荒过程相对于杉木人工林过程有显著更高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和Srensenia 相似性距离,但是Pielou均匀度在乔木层、林下层以及各生长习性的比较中表现相似.NMS(非度量多元标度)排序揭示不同的演替阶段,无论乔木、灌木、草本还是藤本均有明显的分组现象,从杉木林林下植被演替到老龄常绿阔叶林,β多样性是增加的.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灌木、草本和藤本的物种组成单独对树种的更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总的联合效应促进了本地树种的更新.实验证实,撂荒所致的物种变化不单纯是α多样性的改变同时还伴随了β多样性的增加,表明撂荒可作为多样性保护及天然林重建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6.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 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 g/m2)>山地草原(358.12 g/m2)>高寒草原(301.33 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 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 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7.
采用稳定同位素(15N-Gly)示踪技术、氮平衡试验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查,比较研究了硼砂、半胱胺及硼砂和半胱胺复合制剂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蛋白动态代谢和氮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硼砂和半胱胺均明显提高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其中半胱胺及其与硼砂混合制剂显著提高育肥羊采食量(P<0.05),半胱胺组和硼砂组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混合组平均日增重达极显著水平(P<0.01)。混合组的血糖水平最高;而混合组的血清尿素氮(BUN)值最低(P<0.05),生长抑素(SS)值为56.02pg/mL,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5pg/mL(P<0.01);混合组的血清3-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与对照组不显著(P>0.05)。混合组和硼砂组均可改善氮代谢,体现在混合组显著提高沉积氮、氮的净利用率和生物学效价,硼砂组显著改善沉积氮、氮的净利用率和消化率。硼砂和半胱胺均可提高蛋白质沉积速率、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净效率和生物学效价;硼砂和半胱胺均能提高可消化氨基酸合成蛋白速率和可消化氨基酸氧化速率,但前者提高幅度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88.
 【目的】明确青花菜叶片的光抑制特性和主要光破坏防御机制,为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和选育光破坏防御能力强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抑制剂法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青花菜叶片强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结果】1 800μmol?m-2?s-1强光下胁迫1~4 h,或夏季晴天中午强光高温下,青花菜叶片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初始荧光Fo升高;暗中恢复5 h或下午光强减弱后,Fv/Fm和Fo均可恢复。硫酸链霉素(SM)或二硫苏糖醇(DTT)处理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开放的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下降幅度增大,SM处理的下降幅度大于DTT处理。强光处理4 h后再暗恢复12 h的青花菜叶片在1 000μmol?m-2?s-1光强下进行荧光诱导,诱导结束时SM处理的ΦPSⅡ和F’v/F’m分别较CK降低85.71%和80.31%,DTT处理的分别较CK降低22.45%和11.48%。【结论】青花菜叶片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抑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均可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遭受破坏,抑制D1蛋白周转的破坏程度大于抑制叶黄素循环;D1蛋白周转在青花菜叶片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  相似文献   
89.
该文系统综述了氮、磷添加对天然草原生产力、植物多样性以及氮利用策略、根系周转等有关生态过程的影响。多数研究表明氮添加提高了温性草原的生产力、降低了其物种多样性,但氮添加对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单独磷添加对物种生产力和丰富度无显著性影响;氮、磷同时添加对于提高生产力存在互作效应。另外,同一功能群植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对氮、磷添加响应也不同。当土壤氮含量发生变化时,不同植物对氮的利用形态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离,进而影响生产力和物种组成。典型草原和高寒草甸植物叶片氮、磷含量以及回收量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并不一致。氮添加能够提高细根的寿命,磷添加能够提高地下根系的生物量,而氮、磷同时添加对生产力尤其是细根形态的变化和周转产生显著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多以野外观测为主,缺乏长期生态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地下生态过程的研究。另外磷添加如何影响主要植物和群落对氮利用形态的生态位分离等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0.
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的生产、分解及周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用根钻法和分解袋法对18年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分解及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年生木麻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6.693 t · hm-2,死细根平均为2.292 t · hm-2,细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年变化均为双峰型,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在1月和7月,死细根出现在3月和7月.用试验期间不同时间数据拟合得到木麻黄细根分解回归方程:x/x0=1.06e-0.0014t.应用模拟方程计算出木麻黄分解1年的干重损失率理论值(35.96%)与实测值(38.19%)较为接近.木麻黄细根半分解时间为537 d,95%分解时间为2 181 d.结合木麻黄人工林在不同季节的细根生物现存量,18年林龄木麻黄细根年死亡量分别为1.825 t · hm-2,年生长量为3.173 t · hm-2,年周转0.47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