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6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篇 |
农学 | 34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24篇 | |
综合类 | 394篇 |
农作物 | 26篇 |
水产渔业 | 96篇 |
畜牧兽医 | 302篇 |
园艺 | 20篇 |
植物保护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64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genus Isohypsibius (Tardigrada; Hypsibiidae) from China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is paper reports two newly recorded species, lsohypsibius lunulatus Iharos, 1966 and lsohypsibiusprosostomus Thulin, 1928, of the genus lsohypsibius (Tardigrada; Hypsibiidae) from China. The specimens of lsohysibius lunulatus were collected from Taibai Mt (34°18′N, 107°42′E) at 2,500 m a.s.1, and those oflsohypsibius prosostomus from Taibai Mt (34°10′N, 107°35′E) at 2,000 m above sea level. All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at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A key to the Chinese species of lsohypsibius was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62.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闽东南沿海龙眼园进行为期7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共包括102种,其中害虫54种、天敌35种、中性昆虫13种。在植食性营养层中,咀嚼式口器类群以鳞翅目为主,优势种为荔枝蛀蒂虫、三角新小卷叶蛾、荔枝尖细蛾,刺吸式口器类群优势种为龙眼角颊木虱;在天敌营养层中,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为中华通草蛉、四斑月瓢虫,寄生性天敌优势种为广大腿小蜂、日本平腹小蜂、黄长体茧蜂。群落动态分析,群落特征指数都有明显的时间变化,6月29日到9月27日期间,生态优势度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群落结构较合理。 相似文献
63.
<正>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猪的许多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等极易发生和蔓延,对养猪业构成很大的威胁。下面就夏季猪的几种常见病的预防和常规治疗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及动态规律,为猕猴桃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猕猴桃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周至、眉县2县,选择树龄分别为3,9和14年生的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及秦岭山区野生园为调查对象,系统调查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标,并用Matlab7.1平均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用SPSS16.0进行主分量分析,研究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分属3纲,15目,74科,约有90种。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最稳定,栽植园群落稳定性9年生园>14年生园>3年生园。野生猕猴桃园及3个人工栽植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显著。野生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的动态变化较人工栽植园平稳;3个人工栽植园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在7月份出现低谷,优势度在7月份出现高峰。聚类结果表明,9年生园节肢动物群落与14年生园首先聚为一类,再与3年生园聚为一类,最后与野生园聚为一类。随着树龄的增长,主导节肢动物群落的最主要因子由捕食性类群逐渐转变为植食性类群。野生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数量的高峰出现在6月份,且以天敌亚群落为主;栽植园群落高峰期出现在7月份,且以害虫亚群落为主。【结论】3个人工栽植猕猴桃园内节肢动物群落消长动态起伏较大。在5月份14年生园中叶蝉数量较多,7月份各栽植园中的山楂叶螨数量较多,8-9月份9和14年生园中小薪甲发生量较大,应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65.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为了明确不同放牧家畜及其混合比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20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设置中等放牧强度下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2混合放牧(MG1∶2)、牦牛藏羊1∶4混合放牧(MG1∶4)和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MG1∶6)5个放牧样地,以无放牧(CK)为对照样地,采集0~5 cm、5~10cm、10~15 cm的土样,利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节肢动物,并进行鉴定统计。结果表明:1)试验样地分离得到的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螨总科(Acaroidae)和甲螨总科(Oiibatida),分别占土壤节肢动物总捕获量的36.67%和41.14%,且在0~5 cm土层数量最多,具有表聚性;2)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密度及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放牧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螨总科的组成比例,而增加了甲螨总科的组成比例;无放牧样地与其他放牧方式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类群数均表现为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而均匀度指数与之相反;3)土壤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碳、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有机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平均密度、总类群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速效氮、速效磷在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速效钾、有机质在无放牧样地最高;pH、土壤含水量在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样地最高。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藏羊单牧对于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6.
67.
异齿裂腹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7年6~7月份共采集30尾异齿裂腹鱼,对其肠内含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食物组成主要为着生藻类,其中以硅藻最多;除藻类外,食物组成中还有大量有机碎屑以及少量水蚯蚓和节肢动物附肢等.还对其摄食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代县发生哺乳仔猪痘病,共13窝,125头,死亡18头,死亡率14.4%,死亡与日龄大小、是否及时治疗有关。共治疗7窝63头,死亡5头,治愈率93%。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猪舍潮湿污秽,吸血昆虫蚊蝇较多的季节,白猪薄皮的改 相似文献
69.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呈散发、地方流行性,病猪和潜伏感染的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需节肢动物如蚤、虱、螨、蜱等可为传播媒介,而定居在猪场的野鼠和野鸟可能被感染携带衣原体成为自然疫源地,构成对猪场的威胁.各种年龄的猪均能感染,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弱产、传染性不育等繁殖障碍;断奶仔猪常会出现肺炎、肠炎以及关节炎等;公猪感染后会出现睾丸炎、睾丸萎缩.本病的发生与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高、通风不良、潮湿阴冷、饲料营养不全、引水缺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0.
以荒漠草原区6,15,24和36年生人工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陷阱诱捕法调查了每个林地5-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揭示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林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获得5纲13目62科72类群,按照食性差异划分为捕食性、植食性、腐食性、粪食性和杂食性以及寄生性6个营养功能群。步甲科、鳃金龟科以及拟步甲科(主要包括琵甲属、漠甲属和鳖甲属)是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46.71%。2)从5月到6月,每个柠条林地除已有植食性和杂食性类群外开始出现腐食性类群,7月只在36年林地开始出现捕食性优势类群,而8-9月每个林地均开始出现捕食性类群。随着林龄的增加,地面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趋于复杂。3)6年生林地优势类群高峰期出现在9月,而在15年生林地出现在6和9月,24年生林地出现在6,8和9月,36年生林地优势类群高峰期出现在6,7,8和9月。随着林龄的增加,地面节肢动物优势类群月分布趋于稳定。4)6年生林地的最大类群密度以5和9月最高,8月最低;从15到24年林地逐步转变为5月最高而其他月份相对较低的模式;而到36年林地转变为5月最高,8月次之,而其他月份相对较低的模式。不同年龄林地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和丰富度的影响以8和9月影响最大,5-7月影响较小。5)研究表明,6~24年生柠条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波动剧烈,36年生柠条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趋于相对稳定,食物网结构趋于复杂。其中,8和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受到柠条年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