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6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611篇
林业   395篇
农学   680篇
基础科学   184篇
  1634篇
综合类   5038篇
农作物   649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1628篇
园艺   678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666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11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甘小凤  曹军骥  王启元  沈振兴  徐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92-11694,11697
[目的]研究西安市秋季大气细粒子(PM2.5)中化学元素的浓度特征及来源。[方法]于2009年10月利用微流量采样器采集西安大气中PM2.5样品,分析其元素浓度特征及来源。[结果]西安市秋季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168.44μg/m3,最小值为53.29μg/m3,最大值达358.16μg/m3,高于北京、珠江三角洲;PM2.5中S、Zn、K、Cl、Ca、Fe的质量浓度均超过1.0μg/m3,处于较高污染水平;PM2.5中K与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5(P〈0.0001),说明OC、EC与K具有相同的来源,生物质燃烧对OC、EC有一定的贡献;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表明,K、Ca、Fe、Ti、Mn和Cr主要来源于地壳或岩石风化等自然源,而S、Zn、Cl、Pb、Br、Mo、Cd和As主要受人为污染源的影响,而受土壤扬尘等自然源的影响较小,其中Cd的富集因子最大,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等人为污染;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冶金化工、扬尘等是该区秋季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该研究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99-8800
[目的]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铬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ICP-AES分别测定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结果]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6.9%~102.6%之间,RSD为1.27%~3.38%。[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植物体中铬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钾肥、覆膜对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及硒肥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肥及覆膜对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及钾肥的施用提高了收获期马铃薯全株及块茎干物质产量;钾肥的施用显著提高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硒素含量与吸收累积量.钾肥与硒肥配合施用,使块茎硒素含量达0.148 mg·kg-1的富硒水平,对块茎硒素的富集有正交互效应,使收获期全株硒肥吸收率达17.8%,比单施硒肥提高1.5个百分点,块茎硒肥吸收率7.1%,提高2.7个百分点.覆膜对马铃薯全株、块茎硒含量及全株硒素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块茎硒素累积量.覆膜硒肥配合,收获期全株硒肥吸收率20.0%,提高2.2个百分点,块茎硒肥吸收率10.1%,提高3.1个百分点.覆膜可显著促进硒素在体内由茎叶向块茎的转移.收获期,覆膜硒素运转率53%,提高1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设计不同镁素营养供给水平(0、0.5、1、2 mmol/L),研究镁对无限生长型番茄镁吸收利用及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和低镁处理,蕃茄菌植株镁含量分布为下位叶上位叶中位叶;正常和高镁处理,下位叶中位叶上位叶,缺镁会促进镁素向上移动;缺镁显著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高镁处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则略有下降;植株生长后期受到高温胁迫,诱导植株镁钙缺乏症状出现,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95.
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种主要食用菌中Pb、Cd、Hg、As和Cr等重金属的检测,结果表明:食用菌干制品中Pb、Cd、Hg、As和Cr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008、0.529、0.002、0.347和17.52 mg/kg;鲜制品中Pb、Cd、Hg、As和Cr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013、0.543、0.002 6、2.775和15.89 mg/kg。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食用菌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表明,被测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Hg,其中鲜制品污染比干制品严重。  相似文献   
996.
997.
柱花草是华南坡地果园生草栽培的重要草种,为减轻柱花草与果树的根系养分竞争,有必要筛选根系构型适宜的基因型柱花草。本试验在正常供磷条件下研究了7个基因型柱花草的根系构型特征,发现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总根长、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与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根据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将其分为3类,选择生物量高但基根角度差异大的2个基因型(‘格拉姆’和‘184号’)进行进一步的磷效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根角度小的‘184号’在高磷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磷吸收效率,但在低磷条件下的磷吸收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其磷效率较低。本研究表明,基根角度是影响磷吸收效率的重要因子,但是磷效率还取决于低磷条件下的生长表现;‘格拉姆’可能比‘184号’更适于用作果园间作。  相似文献   
998.
旨在探讨超高产玉米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为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积累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玉米各处理之间产量基本达到差异性水平,最高产处理的产量为15535.6 kg/hm~2,其中3个处理达到了超高产水平,分别较不施钾处理增产30%以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增长,钾素积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分析得出玉米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钾素并不在植株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淋失。产量最优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6.9%、1.7 kg/kg和111.0 kg/kg,各指标均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即适宜的施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各阶段营养器官的钾素吸收积累量,并使得生育后期植株各营养器官钾素分配比例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在氮、磷、钾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N 300 kg/hm~2、P2O5140 kg/hm~2和K_2O 140 kg/hm~2),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钾肥总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可获得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999.
田家驹 《北京农业》2007,(11):44-45
施用生物肥料势在必行 农业生产中通常补充土壤肥力的是有机肥料(动物粪尿、植物秸秆等)和化学肥料,其中忽视了生物肥料的供给。生产实践证明,任何肥料施入土壤后,都必须经过各种微生物分解、释放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而微生物在生长发育中也需要能量来源,它主要依靠土壤中的多种腐生物质,即土壤腐植质。  相似文献   
1000.
1.污染问题 1.1环境污染目前,大多数设施蔬菜基地都位于城市近郊,有些因为城市的扩建甚至到了城市的边缘.一方面,城市郊区的工矿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废气和飘尘在污染周围大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蔬菜造成污染或引起中毒;另一方面,城市和厂矿每天又排放出大量含有汞、铅、砷、铬等重金属离子和各种污水、污泥、废渣等垃圾,这些污水排入江河,通过灌溉进入菜地,而污泥、废渣等也可能被人为当作肥料施入菜田进入菜地的重金属离子和病菌在对土壤造成污染的同时,一部分被蔬菜作物吸收进入人体,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