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46篇
  34篇
综合类   246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881篇
畜牧兽医   1104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385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203篇
  1987年   181篇
  1986年   187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138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112篇
  1980年   120篇
  1979年   69篇
  1978年   60篇
  1976年   49篇
  1975年   52篇
  1974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郭从霞 《齐鲁渔业》2007,24(9):25-26
白斑狗鱼分类学上隶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狗鱼属。白斑狗鱼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寒冷地带的河川、湖泊中,适温0~30℃,最适生长温度20~23℃,幼苗阶段以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即捕食其他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食,为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原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鱼呈金黄色,  相似文献   
152.
驼背鲈人工繁育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活 《齐鲁渔业》2007,24(10):16-18
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俗称老鼠斑,鳘鱼等,隶属脂科,石斑鱼亚科,驼背鲈属,为暖水性鱼类。我国见于台湾澎湖、绿岛、香港、南海,但资源量极少,为高级名贵海产经济鱼类。其肉味绝佳,货稀价昂,不单为高贵海鲜,亦为观赏水族,素被视为珍品之冠。2005  相似文献   
153.
鲆、鲽鱼类室内水泥池养殖,具有管理方便、产量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威海发展迅速,成为渔民致富的好途径,但随着养殖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大,由于受养殖技术及养殖条件的限制,时常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等,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对鲆、鲽类室内水泥池养殖疾病的防治,必须采取以防为主、及时  相似文献   
154.
李家明  王庆 《水产养殖》2007,28(3):15-17
长江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亚口鱼科大多数种属分布于北美洲,现存约14属,近80种。长江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是我国二类保护的珍稀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长江上游数量为多,其长江产卵场在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葛洲坝、三峡大坝截流后,中下游亲鱼已不能上溯到上游产卵场产卵。  相似文献   
155.
鱼类与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回顾和设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恩生 《水产学报》2007,31(3):391-399
鱼类是湖泊生态系统中较高级的消费者,通过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与环境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湖泊环境等理化因子的变化通过上行效应改变鱼类群落结构和数量,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通过营养级联和下行效应对水体的理化特征以及其它生物的组成、分布、丰度、生物量等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6.
西北太平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海洋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热点区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鱼类种类识别和多样性的调查,本研究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DNA条形码本地数据库。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对2023年6-8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307份样品进行扩增和测序,共获得7目13科20属25种鱼类的COI基因序列。77.96%的COI序列在公共数据库中都能比对到高相似度序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3,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7.67倍,且能够形成明显的条形码间隙,不存在物种区分困难的现象。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属的鱼类首先聚为一支,随后与同一科的鱼类聚为一支,最后,同目不同科的鱼类聚为一支。综上所述,COI基因具有物种特异性,能够有效的区分西北太平洋常见鱼类物种,本数据库的初步建立,有利于后期利用环境DNA技术进行西北太平洋鱼类多样性的监测和调查,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和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7.
乌鳢(Ophiolephalus argusCanto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沟塘、池沼中的肉食性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道鲜美,含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素有“鱼中珍品”之称,是一种营养全面、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品,一向被视为病后康复和老幼体虚者的滋补珍品。当前,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用配合饲料养殖乌鳢也逐渐被推广。  相似文献   
158.
“莲藕”是一种挺水植物,广泛种植于浅水湖、库汉、河沟、池塘及水源条件较好的稻田,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好宜莲水域,提高该类水域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2年自广昌县引进了太空莲优良品种在樟树市义成乡狮山村进行试种,并结合放养杂食性鱼类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59.
现代生物技术对水产养殖业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水产养殖中越来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促进鱼体生长、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培育优良品种及生产新的品种如生物传器、多色观赏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0.
鱼类诺达病毒及其所导致的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剑南 《水产学报》2006,30(6):831-836
In recent years, piscine nodaviruses have emerged as major pathogens of a wide range of larval and juvenile marine finfish resulting in high mortality in aquaculture worldwide. Affected fish exhibit a range of neurological signs, such as erratic swimming behaviour with the associated microscopic lesions of necrosis and vacuol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tissues and retina. Numerous roundshaped, unenveloped and 25-30 nm in diameter virus particles were found in the cytoplasm of affected retinal and nerve cells. Nodaviruses have a bipartite genome of positivesense RNA,with RNA1 encoding the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and RNA2 encoding the capsid protein. Both RNA are capped, but not polyadenylated. The family Nodaviridae comprises two genera: Alphanodavirus and Betanodavirus, members of which primarily infect insects and fish, respectively. Therefore, betanodavirus is also named piscine nodavirus. At present, piscine nodavirus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genotypes based on partial sequences of the coat protein gene. ELISA and RT-PCR amplific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as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for the d etection of the virus. Antibodies to striped jack (Pseudocaranx dentex) nervous necrosis (SJNNV) were found in 65% of plasma samples collected from wild and domestic brood stocks of striped jack, suggesting that the virus is very prevalent. Viral antigens were detected in eggs, larvae, and ovaries of hatcheryreared and wild spawner fish, suggesting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des of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Selection of nodavirusfree spawners using ELISA for detection of antigens and RT-PCR techniques have successfully reduced incidences of the virus infections in juvenile sea 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striped jack and barfin flounder (Verasper moseri). The SSN1 and GF cell lin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isolating piscinenodaviruses.Although there are many papers describing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betanodavirus, our knowledge of the genomic attributes of these viruses is still limited. Vaccination studies are being undertaken by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and need to be fostered.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passive immunization of broodfish with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high titre antisera are worthy of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