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林业   259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187篇
  266篇
综合类   2033篇
农作物   27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257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苗以农  许守民 《作物学报》1996,22(3):368-371
大豆叶的衰老是以光合作用的降低和叶蛋白质及叶绿素的丧失为特征,导致叶的死亡(Mondal等,1978;Secor等,1983;Wittenbach等,1980).去荚后叶片光合作用部分地被抑制和降低,但保持较高水平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延迟了死亡,由于淀粉的大量积累和比叶重的增加,叶可能变为贮藏器官(Mondal等,1978;Wittenbach等,1982).本文探讨了去荚对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叶面积(cm~2)、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干重)、全N含量(%)和光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茶树不同种植密度与茶树骨架形成、分枝结构、蓬面结构三大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1)随密度上升主干粗度、一、二级分枝粗度下降;2)分枝角度随密度上升而变小;3)随密度上升,小桩数随之增加,其它因子与之呈负相关。由于密度上升后,群体结构的光合面积增大,碳水化合物积累增多,而产量上升。选用合理密度与排列组合时,可用回归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13.
14.
15.
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群体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栽培因素之一,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5],但对垄作小麦垄上行间不同密度的研究较少,我们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地区的主栽品种——龙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豆叶面积变化对田间微气象条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1977~1981年和1987~1989年,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和合江地区的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发现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可造成不同的田间微气象环境条件,叶面积指数6左右时,植株似倒非倒,株间采光量和CO_2分布较为合理,光合效率高,大豆单株生育良好,群体产量高;在生产上可依据当地土地条件、施肥水平、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方式用叶面积动态变化方程式计算出适宜的密度,以使大豆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保持在6左右,创造较理想的田间微气象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亩产262.1kg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增辉  赵俊杰 《大豆科学》1994,13(3):185-192
研究了夏大豆中油-89D亩产262.1kg各项生理指标:叶面积系数,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分别为3.98、5.80、4.91;总光合势18.2万m^2·日,平均净光合生产率4.81g/m^2·日,氮磷总积累量分别为22.28kg和3.13kg,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氮8.50kg,磷1.19kg,总干物质积累876.47kg,粒茎比0.51,经济系数0.30。  相似文献   
18.
19.
大豆活体叶面积经验估计公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本新种系作者以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DD,2n=14)作母本,与森林黑麦(Secale sylvestre,RSRS,2n=14)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合成的双二倍体,其染色体组为DDRSRS,2n=4x=28。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考虑到Krolow在1973年合成过类似的双二倍体,因此将本新种定名为Triticale rolowii(克氏小黑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