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221篇
基础科学   207篇
  258篇
综合类   1377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44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的质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淮南、淮北地区设置小麦不同播种期、密度及肥料比例试验,研究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的质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必须在群体数量的基础上优化群体质量,即在形成适宜群体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单位叶面积承载籽粒能力,指出优化小麦群体质量的关键技术途径是科学确定适宜基本苗数、合理利用分蘖和改进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102.
以吉林省长春西部地区合心与合隆镇为研究区,利用高光谱Hyperion遥感影像,结合与其同步实测LAI数据,分别建立影像波段与玉米LAI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回归模型,最终选出以SAVI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y=1.717e1.064x为最优反演模型,其估测精度高达96.8%。经实验证实,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大范围、快速、较精确地获取玉米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03.
《当代农业》2014,(13):31-31
双蔓整枝即保留主蔓和主蔓基部一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及早摘除。当株距较小、行距较大时,主、侧蔓可以向相反的方向生长;若株距较大,行距较小时,则以双蔓同向生长为宜。采用双蔓整枝,叶数较多,叶面积较大,雌花较多,主侧蔓均能坐果,果形较大。三蔓整枝即除保留主蔓外,还要在主蔓茎部选留2条生长健壮、生长势基本相同的侧蔓,其他侧蔓予以摘除。三蔓式整枝又可分为老三蔓、两面拉等形式。  相似文献   
104.
基于HJ-CCD数据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给小麦长势的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持,该文运用随机森林回归(RF,random forest)算法建立小麦叶面积指数(LAI)遥感反演模型。首先基于2010-2013年江苏地区小麦环境减灾卫星HJ-CCD的影像数据,提取拔节、孕穗和开花3个生育期的卫星植被指数,进而根据各生育期植被指数和相应实测LAI数据,利用RF算法构建各期小麦LAI反演模型,并以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为参比模型进行预测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RF算法模型在3个生育期的预测结果均好于同期的ANN模型。拔节、孕穗和开花3个生育期RF模型预测值与地面实测值的R2分别为0.79,0.67和0.59,对应的RMSE分别为0.57,0.90和0.78;ANN模型的R2分别为0.67,0.31和0.30,对应的RMSE分别为0.82,1.94和1.43。该研究结果为提高大田尺度下的小麦LAI遥感预测精度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西兰花残体还对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防效为62.82%。为解析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本研究通过土壤杆菌转化的方法构建了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标记菌株,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标记菌株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和空白对照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的侵染和扩展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标记菌株gfp-wx-1与野生菌株wx-1的生物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大丽轮枝菌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棉花体内扩展较慢,具体表现为:在空白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及根内部,第3 d到达茎部维管束,第5 d叶片可观察到少量病原菌,第7 d第一片子叶呈现大量病原菌,后期迅速扩展,叶片出现黄萎病斑;而在营养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第3 d侵染根尖内部,第5 d侵染茎部维管束,直到第7 d第一片子叶才出现少量病原菌,后期扩展慢,叶片病斑较少。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大丽轮枝菌在两个处理棉花根部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西兰花残体能够显著降低大丽轮枝菌在棉花根部定殖的量。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徐冉  任旭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86-9887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不同时间低温处理,研究其叶面积及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减小了辣椒叶面积,且低温时间越长,减小幅度越大;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辣椒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均呈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7.
为保持与高效利用绥化地区有效降水而达到人工苜蓿草地稳产增产的目的,以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kg.hm-2)研究其用量对紫花苜蓿比叶面积和光合特征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对紫花苜蓿比叶面积无显著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有显著影响。保水剂施用量为15kg.hm-2时,保水剂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叶片的pn、gs、Tr和WUE,而保水剂施用量为30kg.hm-2时,保水剂显著降低了pn、gs和Tr,但没有影响WUE。紫花苜蓿pn与gs、pn与Tr的相关性以施用量30kg.hm-2处理最强,依次是15kg.hm-2和CK。pn与WUE以施用量15kg.hm-2处理最强,依次是CK和30kg.hm-2处理。因此,加强保水剂在苜蓿产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性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苜蓿品种叶面积与抗旱性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叶面积苜蓿品种的抗旱性及其二者的关系。[方法]通过紫花苜蓿在干旱条件下不同品种叶面积脯氨酸含量的差异性,探索紫花苜蓿抗旱性与叶面积大小的关联性。[结果]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的抗旱性与其叶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叶面积越大的苜蓿品种脯氨酸含量越高,其抗旱性越强。[结论]叶片面积可以作为衡量不同苜蓿品种抗旱性强弱的一个较为直观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9.
果树叶面积简易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10余年来,人们对果树叶面积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苹果、梨、葡萄、西瓜、桃、李、杏、柿、猕猴桃、石榴、山楂、枣、板栗、黑穗醋栗、核桃等果树。本文从单叶面积、枝条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0.
西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8~2010年新疆能源消费量和实际GDP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扩展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西部典型省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期间存在由GDP到能源消费总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政策涵义是:节能政策是可行的,西部省区可以通过节能减排有力地缓解能源的瓶颈效应,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清洁的能源结构,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西部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