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5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19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4篇 |
农学 | 221篇 |
基础科学 | 207篇 |
258篇 | |
综合类 | 1377篇 |
农作物 | 211篇 |
水产渔业 | 9篇 |
畜牧兽医 | 144篇 |
园艺 | 209篇 |
植物保护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38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74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的质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淮南、淮北地区设置小麦不同播种期、密度及肥料比例试验,研究小麦高产群体叶面积的质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必须在群体数量的基础上优化群体质量,即在形成适宜群体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单位叶面积承载籽粒能力,指出优化小麦群体质量的关键技术途径是科学确定适宜基本苗数、合理利用分蘖和改进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基于HJ-CCD数据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给小麦长势的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持,该文运用随机森林回归(RF,random forest)算法建立小麦叶面积指数(LAI)遥感反演模型。首先基于2010-2013年江苏地区小麦环境减灾卫星HJ-CCD的影像数据,提取拔节、孕穗和开花3个生育期的卫星植被指数,进而根据各生育期植被指数和相应实测LAI数据,利用RF算法构建各期小麦LAI反演模型,并以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为参比模型进行预测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RF算法模型在3个生育期的预测结果均好于同期的ANN模型。拔节、孕穗和开花3个生育期RF模型预测值与地面实测值的R2分别为0.79,0.67和0.59,对应的RMSE分别为0.57,0.90和0.78;ANN模型的R2分别为0.67,0.31和0.30,对应的RMSE分别为0.82,1.94和1.43。该研究结果为提高大田尺度下的小麦LAI遥感预测精度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西兰花残体还对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防效为62.82%。为解析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本研究通过土壤杆菌转化的方法构建了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标记菌株,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标记菌株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和空白对照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的侵染和扩展情况。结果表明构建的标记菌株gfp-wx-1与野生菌株wx-1的生物学特性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大丽轮枝菌在添加西兰花残体营养基质中棉花体内扩展较慢,具体表现为:在空白营养基质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及根内部,第3 d到达茎部维管束,第5 d叶片可观察到少量病原菌,第7 d第一片子叶呈现大量病原菌,后期迅速扩展,叶片出现黄萎病斑;而在营养基质中添加西兰花残体种植的棉花体内,大丽轮枝菌在接种第2 d时就可侵染根尖表层,第3 d侵染根尖内部,第5 d侵染茎部维管束,直到第7 d第一片子叶才出现少量病原菌,后期扩展慢,叶片病斑较少。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大丽轮枝菌在两个处理棉花根部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西兰花残体能够显著降低大丽轮枝菌在棉花根部定殖的量。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西兰花残体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不同时间低温处理,研究其叶面积及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减小了辣椒叶面积,且低温时间越长,减小幅度越大;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辣椒叶片中的Pro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均呈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7.
为保持与高效利用绥化地区有效降水而达到人工苜蓿草地稳产增产的目的,以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kg.hm-2)研究其用量对紫花苜蓿比叶面积和光合特征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对紫花苜蓿比叶面积无显著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有显著影响。保水剂施用量为15kg.hm-2时,保水剂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叶片的pn、gs、Tr和WUE,而保水剂施用量为30kg.hm-2时,保水剂显著降低了pn、gs和Tr,但没有影响WUE。紫花苜蓿pn与gs、pn与Tr的相关性以施用量30kg.hm-2处理最强,依次是15kg.hm-2和CK。pn与WUE以施用量15kg.hm-2处理最强,依次是CK和30kg.hm-2处理。因此,加强保水剂在苜蓿产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性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西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8~2010年新疆能源消费量和实际GDP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扩展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西部典型省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期间存在由GDP到能源消费总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政策涵义是:节能政策是可行的,西部省区可以通过节能减排有力地缓解能源的瓶颈效应,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清洁的能源结构,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西部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