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6篇
  251篇
综合类   2183篇
农作物   365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1605篇
园艺   326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41.
以嵌合体类型花叶玉簪的代表品种‘金旗’玉簪为材料,研究了过量施用氮肥对嵌合体‘金旗,玉簪叶片的不同部位叶色变化、氮代谢关键酶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过量(2 g/kg栽培基质)尿素处理后28 d,嵌合体‘金旗’玉簪叶片黄色部位完全转绿,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且达到最大值;与其相对应嵌合体‘金旗,玉簪叶片的...  相似文献   
94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目前,认为本病包括3种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分别由Ⅰ型、Ⅱ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DHV)引起,其中Ⅰ型和Ⅲ型属于小RNA病毒科,Ⅱ型属于星状病毒科。三者在抗原上互不交叉,但引起的症状与病变很相似。Ⅰ型鸭肝炎病毒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养鸭业的发展,其VP1蛋白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蛋白,位于病毒衣壳的表面,是小RNA病毒中的  相似文献   
943.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流行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狂犬病病毒(RV)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基因组是由11 928个或11 93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相对分子质量约4.6×106。基因组从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为核蛋白基因(N)、磷酸化蛋白基因(NS)、基质蛋白基因(M)、糖蛋白基因(G)、RNA依赖多聚酶(L)5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病毒的核蛋白、磷酸化蛋白、基质蛋白、糖蛋白和依赖RNA  相似文献   
944.
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956年首次分离报道。GPV基因组约5 Kb,由左右2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LORF(left ORF)和RORF(right ORF)。L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1和NS2,RORF编码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本文针对近年来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5.
本研究从上海市某鸭场发病鸭群中分离到1株DHV-1型强毒株,对其进行毒价测定、琼脂扩散试验和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按103.41 ELD50/0.2 mL接种1日龄雏鸭,该毒株对雏鸭有明显的致病性,死亡率为60%,肝脏病变率为100%。经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毒株长度为7652 nt,含626 nt的5'非编码区和314 nt的3'非编码区,编码一个2249 aa大小的多聚蛋白。根据Blast比对发现,该毒株属于经典的DHV-1A群,与韩国经典强毒株R85952(99.7%)和中国分离强毒株HP-1(99.3%)的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946.
对蔬菜绿叶通过组织匀浆,差速离心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提取叶绿体。显微镜下观察所得叶绿体纯度、形态及结构,看到椭圆、球形叶绿体,并用数码照相机拍照。样品用SDS、蛋白酶K、核酸酶处理后,用酚、苯酚/氯仿及氯仿/异戎醇抽提、处理纯化。取得的叶绿体DNA(ct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与纯度,1%琼脂糖电泳得到清晰、整齐的条带。  相似文献   
947.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介绍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在生物质能源中微生物所起的作用,并指出微生物基因组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8.
为研究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遗传进化规律,于2018年从新疆某猪场采集的病猪血液中分离了一株PRRSV,命名为XJ-b。对临床样品采用RT-PCR扩增鉴定,将阳性样品过滤处理之后接种在Marc-145细胞系进行培养,将盲传3代之后出现病变(CPE)的Marc-145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通过噬斑纯化后,利用RT-PCR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使用Seq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并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PRRSV全基因组及Nsp2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与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临床病料RT-PCR检测呈PRRSV核酸阳性,处理后的病料接种至Marc-145细胞72 h之后产生CPE,间接免疫荧光鉴定为PRRSV抗原阳性;序列拼接显示分离株全基因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5119 bp;全基因组和Nsp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中国的高致病性PRRSV亚群。研究结果可为近年来新疆地区PRRSV的毒株差异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9.
兰州百合(2n=2x=24)是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进行其种质创新和基因组大小分析对于丰富其种质资源和生物学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百合的种子和试管小鳞茎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诱导染色体加倍,经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分别有10和4株,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21.11%和33.27%。为了估算兰州百合基因组大小,以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内标,通过流式细胞仪测算兰州百合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中的DNA含量,得出兰州百合基因组为64.9 Gbp,是“中国春”核基因组的4倍。  相似文献   
950.
为了解广东地方品种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净化情况,利用ALV-p27特异性抗原检测、病毒分离、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等方法,从广东某地方品种鸡群中分离鉴定出1株ALV-J,命名为GDYH-Y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GDYH-Y1分离株的LTR、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3′UTR和gp85基因变异较大,其中gp85基因与ALV-J参考毒株序列同源性仅为87.5%~92.8%,3′UTR区的rTM出现大量碱基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DYH-Y1分离株与美国白羽肉鸡源分离株ADOL-7501亲缘关系最近。研究为广东地方品种鸡ALV-J净化效果提供数据参考,为分析广东地方品种鸡ALV-J毒株的分子特征和变异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