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663篇
基础科学   6篇
  251篇
综合类   2185篇
农作物   365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1622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161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61.
<正>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植物育种与遗传学系,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研究人员MarkSorrells和Jean-LucJannink开发了一套提高作物生产能力的办法。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将玉米和小麦的品种改良速度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862.
张君毅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31-33,37
为开发兰科植物叶绿体微卫星(cpSSR)引物,对台湾蝴蝶兰叶绿体全序列进行cpSSR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蝴蝶兰SSR以单碱基重复为主,占总数的78.3%。在单碱基重复中又以A和T重复为主,占95.8%。重复方式以完全重复为主,占总数的70%。开发出3对cpSSR引物。  相似文献   
863.
 线虫(nematode)种类繁多,生活方式多样,一部分线虫可寄生于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线虫病(nematodiasis),其中旋毛虫病、猪蛔虫病等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普遍流行,危害严重。本文将对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应用和今后发展方向做一简要综述。迄今,已完成46种线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基因结构、基因变异等方面有其特点,这些分析结果为线形动物门线粒体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子分类学研究、虫种(株)鉴定与分类、分子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作用,为线虫病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4.
 【目的】利用二花脸×沙子岭家系定位影响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并搜寻QTL区间内与表型相关的位置候选基因,为最终鉴别因果基因奠定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构建二花脸×沙子岭猪F2资源家系,利用Illumina porcine 60k DNA芯片判定F2个体的基因型,对45日龄断奶体重表型进行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定位影响二花脸×沙子岭家系F2家系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的QTL。在Ensemble(EMBL-EBI)和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站基因组数据库中搜寻相应的位置候选基因。【结果】在猪的2号染色体(sus scrofa chromosome 2,SSC2)上定位到了1个5%基因组水平显著的QTL,在猪的5号染色体(sus scrofa chromosome 5,SSC5)和猪的14号染色体(sus scrofa chromosome 14,SSC14)上分别定位到了1个1%基因组水平显著的QTL。在上述3个QTL区域内搜寻到了5个与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是SSC2上的CYP2R1、COPB1、PDE3B基因和SSC5上的NOP2、GDF3基因。【结论】本研究将影响二花脸×沙子岭家系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的QTL定位于SSC2、SSC5和SSC14,并揭示出5个与仔猪45日龄断奶体重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65.
风信子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易CTAB法、改良CTAB法、SDS-CTAB法、高盐法和CTAB-硅珠法等5种方法对风信子花蕾、叶片和鳞片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比较DNA纯度、电泳、得率等指标,结果表明:CTAB-硅珠法没有获得DNA,其他方法均可提出DNA;在纯度方面,简易CTAB法>SDS-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法;在得率方面,简易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法>SDS-CTAB法.简易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OD260/OD280为2.01,OD260/OD230为2.33,浓度为406.8ng·μL-1,得率为175.95ng· μL-1.花蕾、叶片适合风信子基因组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866.
枇杷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化坤  吴松芹  郄红丽  张晓莹  高艾萍  孙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02-21603,21669
[目的]研究枇杷叶片保卫细胞的叶绿体数目差异,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取43份枇杷资源嫩叶进行处理,在20倍显微镜下进行统计,随机选择50个保卫细胞计算叶绿体数目。[结果]枇杷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在11~17,平均为13.19个,品种间差异大。不同品种叶绿体数目变异幅度不同,在9~14,仅栎叶枇杷的叶绿体数目大于16。[结论]栎叶枇杷可能是多倍体,这可为枇杷资源的倍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7.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的叶绿体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Mt135自交后代稳定表现绿株、条纹株和白化株3种类型, 其中条纹株白色组织和白化株的叶绿体数目和结构发生突变, 完全失去光合能力。为研究该突变体叶绿体基因表达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析了白化株和条纹株的叶绿体基因表达。在白化株中共检测到40个差异表达基因, 涉及4类功能(编码光反应相关蛋白、编码叶绿体内能量代谢相关酶、核糖体合成和tRNA合成), 包括18个上调表达和22个下调表达基因;在条纹株中共检测到13个上调表达基因, 其表达变化趋势与在白化株中一致。白化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中, 编码光系统II、I结构蛋白的psb、psa及ycf等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多个编码核糖体蛋白大、小亚基的基因表达量改变, 尤其是核糖体蛋白小亚基编码基因rps14和23S rRNA的编码基因23S rDNA表达量显著下调。推测Mt135突变性状与参与光反应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叶绿体内能量代谢相关酶的编码基因、核糖体合成相关基因以及tRN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8.
大米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大米为材料,分别采用热解法、异丙醇沉淀法、CTAB法、SDS法、高盐低pH值法等以及它们的改良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光密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比较这些方法的提取效果,优化对 大米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除异丙醇沉淀法、SDS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外,其他所有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满足PCR检测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本研究认为大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劣顺序依次为改进CTAB法>高盐低pH值法>CTAB法>改进SDS法和改进热解法.这几种大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利于快速检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869.
《宁夏农林科技》2011,(12):130-130
2011年7月16日,"枸杞基因组计划"启动仪式在宁夏农林科学院隆重举行,"枸杞基因组计划"在宁夏启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希望国家枸杞工程中心通过"枸杞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870.
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为克隆棉花CMS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atpA, atp6, atp9, ccmB, ccmC, ccmFN1, cob, coxI, coxII, coxIII, matR, nad1bc, nad2, nad4, nad5, nad6, nad7c, nad9, rpl5, rrn18等20个线粒体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atpA、atp9、ccmB、nad1bc、nad6、nad7c、rrn18等基因在棉花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明显RFLP多态性,其中atpA的差异最明显。【结论】atpA是棉花CMS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一个明显差异位点。CMS系比保持系缺失一个rrn18拷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