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83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460篇
林业   590篇
农学   1172篇
基础科学   1086篇
  1279篇
综合类   6455篇
农作物   410篇
水产渔业   503篇
畜牧兽医   6054篇
园艺   340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29篇
  2022年   509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544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1022篇
  2011年   1036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28篇
  2008年   1005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728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445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奶牛生后12个月达到性成熟,18个月以后就可以参加配种。发情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发情持续时间在24-6h之间,平均30个小时。排卵时间在发情母牛“打稳栏”后的8~12h之间进行。即早晨“打稳栏”晚间输精,第二天早晨再输一次,或晚间“打稳栏”。第二天早晨输精,当天晚间再输一次。其有掌握母牛的发情规律和配种时机,才能保证母牛排出的卵子和输入的精子在生命力最强的时间内相遇造成更多的受精机会。  相似文献   
73.
74.
阐述了农业科研立题,成果鉴定的情报查新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并对查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5.
76.
77.
在现代规模养兔生产中,要增加养兔的年经济效益,必须精管细养,实行科学繁殖,使母兔最大限度地多怀多产。母兔一般常年发情,年产6~8胎,因此,应采取以下综合优化措施: 1 选择优良种兔 要求种公兔生殖器官发育匀称正常,性欲旺盛,毛色纯正平整,体质强壮,眼明有神。母兔母性强,乳头4时以上。公母兔比例1∶4~8为佳。  相似文献   
78.
胚胎干细胞及种系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干细胞是着床前的囊胚内细胞团或早期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建立的多能性细胞系 ,具有与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分化潜能 ,体外培养时保持未分化状态 ,可以传代增殖。改变维持胚胎干细胞不分化的培养条件 ,胚胎干细胞可自发分化成多细胞结构。在一定诱导下 ,胚胎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 ,并生成多种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注入到胚泡期胚胎或与桑椹期胚胎聚合 ,可以参与包括性腺在内的各种组织的嵌合体的形成。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分化与调控 ,胚胎发育 ,遗传病 ,肿瘤 ,免疫和组织或器官移植等研究中显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种系嵌合体的获得是实现 ES细胞途径的决定步骤 ,低的种系嵌合率则是制约 ES细胞应用的关键。提高供体 PGCs在受体生殖腺中的比例 ,缩短 ES细胞的体外培养时间 ,以及注入早期发育阶段的受体胚胎等都能提高种系嵌合率。文章从多个方面综述了胚胎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着重以禽类 ES细胞为例论述了种系嵌合体的检测方法 ,种系嵌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种系嵌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80.
家兔的超数排卵和胚胎冷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胚胎冷冻是近十年在鲜胚移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冷冻保存胚胎首先于1972年在小鼠获得成功(Whittingham leibo and Mazur, 1972)以后,牛(Wilmat and Rowson, 1973),羊(Willadsen, Polge, Rowson and Moor, 1974),兔(Whittingham and Adams, 1974)和大鼠(Whittingham, 1975)的胚胎相继冷冻成功。应用冷冻保存技术不但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胚胎移植,而且还可以进行胚胎长途运输和建立基因库——长期保存有价值的遗传材料和珍贵的品种资源,它和精液冷冻一样在家畜的良种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