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3篇
  50篇
综合类   160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幼苗生长及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豌豆(PisumsativumLin.)种子播种在纯石基质中,于40μmolm~(-2)S~(-1)光强、16小时光周期和22℃恒温条件下发芽和幼苗生长。分别于播种后4—11天除去子叶。取11天苗龄的插条在水培营养液中诱导生根。结果表明:幼苗高度、第三节长度、鲜重及干重均随去子叶的时间推迟而显著增加,插条生根力随幼苗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去子叶后幼苗外施蔗糖表明:第5天去子叶的,幼苗高度和第三节长度随蔗糖浓度升高而明显增加,但过高的蔗糖浓度(4.0%)显著降低幼苗第三节长度,插条根量在2.0%蔗糖的浓度下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幼苗外施蔗糖的效果显著高于未施蔗糖的,但不同蔗糖浓度间差异不明显。第5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5—0.7%的蔗糖生根液中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平均根长度以0.9%的蔗糖浓度最高。第8天去子叶的,插条根量在0.3%蔗糖生根液下最高,平均根长随蔗糖浓度升高(0—0.9%)而显著增加。本文就子叶与外施蔗糖对豌豆生长及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四面山大窝铺常绿阔叶林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津县四面山的常绿阔叶林,是四川省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面山大窝铺的常绿阔叶林又是江津县四面山的原始森林保护区。本文从植被环境、区系组成、外貌特征、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方面对这片森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改造、保护植被资源将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四川植被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1987和1993年分别用石蜡切片法对杂交中稻汕优63休眠芽幼穗分化发育的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了它与头季稻生长发育和收获的关系,以及它发育成熟的天数和积温。结果表明,汕优63休眠芽伸长与幼穗分化发育开始于头季稻齐穗后7-10天。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并进,穗发育由上而下开始分化。头季稻成熟期,休眠芽穗发育进程最高为雌蕊形成期,以倒3芽为最快;稳分化进程最低为第一苞分化期,以倒5芽为多。各节芽分化至齐穗期需38-45天,积温943.9-1050.2℃。芽长度的变化与穗分化进程无明显相关性。从芽穗发育进程规律来看,头季稻齐穗后15天为促芽肥最佳施期。头季稻成熟期适时收割确保再生稻安全结实。  相似文献   
74.
稻谷黑米种皮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三个黑色种皮条本与五个白色种皮亲本杂交,运用六个群体组配设计,分析种皮黑色素在各世代的表现,结果:①F_1种皮黑色素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显性度在组合之间有差异;②F_1、黑色种皮亲本回交一代的变异系数<F_2、白色种皮亲本回交一代;③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呈极显著、显著或接近显著;④种皮黑色素沉积性状表现受一对显性色素基因控制,存在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种皮色素由深黑至白色变化,呈数量性状表现,与色素基因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种皮色素和谷粒色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从遗传理论上展示了选育高产、优质黑米新品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40头南江黄羊(2—2.5岁)的产肉量(胴体重和净肉重)活体性状,胴体各部位重,各内脏器官重等性状的相关关系,用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配置了估测南江黄羊产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 胴体重=0.3195体重+0.0495胸围+0.6983管围-9.6486 (1) 净肉重=0.0985体重+0.2804胴体重+0.7778腰腿重-0.8910 (2) 用一个易测性状预测产肉量的“最优”回归方程:胴体重=0.4659体重-0.8694(Se=0.6339 R~2=0.9734 (3) 净肉重=0.3488体重-0.8566(Se=0.7076 R~2=0.9509) (4) 净肉重=0.7364胴体重-0.0909(Se=0.6317 R~2=0.9610) (5) 实验证明,上述方程具有准确(R~2值均大于0.95),可靠(P<0.001)),简便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6.
本文研究了脐橙在四川盆西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苗木质量性状、栽植密度和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壮苗和密植是提高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用长白猪、大约克猪、雅南猪等3个品种21头公猪观察了头长、中段长等6个性状。结果表明:(1) 个体的精子变异很小,但在不同品种间,品种内不同公猪间差异较大;(2) 由长白公猪间遗传距离,长白公猪可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3) 长白品种公猪精子中段长度与其后代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瘦肉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29和-0.24。  相似文献   
78.
本文报告对我国5种假霜霉的研究结果,其中荨麻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urticae)是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79.
小麦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杂交、回交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测定了14个组合的F_1代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根据双亲正反杂交表现型一致的结果,可以确定控制小麦品种对该病毒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通过对F_1、F_2、BC_1及BC_2各代群体抗病株和感病株分离比值的分析,初步确定有关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可能受两对致病显性基因(S_1、S_2),和一对抑制基因(I)所控制,作者并对这一问题与前人工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0.
采用四川严重缺只硒地区冕宁县实用雏鸡饲粮饲喂泸宁鸡(当地地方鸡)、白洛克和来杭三个品种共682只雏鸡,作了两个试验,结果表明:谷实类缺硒饲粮(含硒0.0051ppm)引起雏鸡严重营养性胰腺萎缩和纤维化;泸宁鸡和白洛克缺硒死亡率分别为83%和63%,添加维生素E可起到轻微缓解作用(缺硒死亡率52%);补硒显著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利用率。饲粮中添加动物性饲料(使基础日粮含硒0.1018ppm)后雏鸡未出现明显缺硒病变,但补硒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组织硒含量和生长速度。雏鸡对缺硒的敏感程度、组织硒含量和GSH-px活力存在明显品种差异。以GSH-px活力和组织硒含量作为评定标准结合对生长速度的考察表明:对于生长较快的泸宁鸡和白洛克,基础饲粮补加0.20ppm硒是适宜的,而对于蛋用型来杭鸡则以添加0.10pp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