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农学   361篇
基础科学   9篇
  54篇
综合类   1502篇
农作物   58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天优998(原名天丰优99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作母本,广恢998作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进入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国家区试,单产居第一位,2005年列入国家重点推荐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72.
籼油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用特籼占25///三源93//小直12/三源649杂交育成的感温型优质高产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中等,饭饮爽口,优质,高产,两年区试,一年全省生产试验均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适宜广东省粤北外各地早、晚造种植。2006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73.
密肥条件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优质杂交中籼两优632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对两优6326的产量有显著影响;225.0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最高,262.5 kg/hm2施氮水平的产量次之,以上两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极显著增产;密度以22.2万穴/hm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33.3万穴/hm2,最低为16.7万穴/hm2。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试验表明,两优6326适宜的施氮量为225.0kg/hm2,密度为22.2万穴/hm2。  相似文献   
974.
为了探讨利用优质粳稻改良灿稻品质的可行性,以食味品质极佳的粳稻品种越光为母本、食味品质差的籼稻品种桂朝2号为父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籼粳杂种后代的支链淀粉结构变异特征及其与稻米胶稠度、起始成糊温度和RVA谱特征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所有性状呈现连续分布,且双向超亲分离明显,双亲平均值除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低于低亲值外,其余性状均介于双亲之间。RIL群体中支链淀粉短链(6≤DP≤11)分配比率表现为籼型偏籼型偏粳型粳型,中链(12≤DP≤24)分配比率表现为籼型偏籼型偏粳型粳型,存在极少量短链分配率较高而中链分配率较低的灿型株系,说明利用优质粳稻与籼稻杂交,其后代的籼粳特性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有较显著影响,但通过加强后代选择,也可以选到支链淀粉结构象粳型的优良株系。在RIL群体中,支链淀粉短链分配率与起始成糊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链分配率与起始成糊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长链分配率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支链淀粉链长与胶稠度和RVA谱其他特征值的相关性表现因种植地点不同而有差异。研究结果为灿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75.
[目的]分析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与籼粳基因型的关系,为今后从云南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褐飞虱抗性材料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自然鉴定法及InDel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来自云南省10个地州(市)40个县(区)的176份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褐飞虱抗性及籼粳类型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褐飞虱抗性级别与籼粳基因...  相似文献   
976.
陈钦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4):30-30,29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宜香1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77.
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理想株型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前提.本研究拟对不同年代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恢复系光能高效利用的理想动态株型特征,为提高光能高效利用的高产稳产杂交稻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明恢63、明恢82、蜀恢527、广恢998、广恢122、广恢128、广恢308和桂99等8个大...  相似文献   
978.
机插秧栽培技术在籼型杂交中稻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江苏仪征市以Ⅱ优084为供试组合,进行了杂交中籼机插秧栽培应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Ⅱ优084及与其生育特性相当的杂交中籼组合在当地采取机插秧是可行的,适应于冬闲田及油菜和小麦茬口栽培,并具有节本增效的优势,适合大户和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979.
超级杂交稻分子育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结合作者开展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水稻籼粳特异性DNA标记筛选与应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抗病育种等研究上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超级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80.
云软209S是用蜀光612S作母本与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杂交,经7a9代选育出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云南水富连续不育期长50d左右,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间可繁性好,海南冬繁自交结实率49.3%。柱头外露率高达85.8%,开花习性好,张颖角度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稻米品质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是用云南籼型软米改良育成的第1个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