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海龟卵在人工条件下只有很低的孵化率。最近在海洋公园里孵出的6只小海龟是圆头龟Loggerhead,然而,不知道它们的双亲是哪对龟,因为陈列池里的13只海龟里有几只两性的圆头龟。  相似文献   
12.
王希彦 《蜜蜂杂志》2008,28(8):25-25
20世纪30年代,我双亲在李济深先生创办的上海南华蜂业公司负责场务,随技师张引士先生(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幸存者)学习养蜂.当时南华蜂场是仿照华绎之公司的设备,有专用育王箱(1/2框式).如果换用标准箱,仅可放置6框.1931年,我双亲携部分蜂回广东试养,也配置了养蜂凳和1/2框专用育王箱.  相似文献   
13.
散文二章     
沙痕 《草原》2009,(1):4-11
想家时光已经进入二十世纪末期,还说什么"故土难离",似乎是有点儿过于陈旧了。可是对于二十年代出生的我来说,却怎么也忘不了我的家乡!那滚滚东流的松花江,那古老而文明的扶余县城。五十年的县乡生活,半个世纪的情挚意真的思念,什么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RP-FPLC及RP-HPLC分离纯化技术,从细菌诱导的桔小实蝇蛹中分离鉴定出桔小实蝇抗菌肽Bactrocerin-1的同系物Bactrocerin-2。结果表明:Bactrocerin-2含有2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 311.51 u,序列为VTKTWIKVIRGIGKSKIKWA;并且Bactrocerin-2与Bactrocerin-1的相似性极高,氨基酸同源性达到90%;该肽与鞘翅目Coleoptericin C-末端的20个氨基酸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肽是一种疏水、带正电荷的抗菌肽。该研究将有助于对昆虫天然免疫反应的认知,并为设计有效的抗菌分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近育成的杂交杜鹃新品系——“赛玉铃”,既具有母本的抗逆性,又具有父本的美色。通过用醋酸酐分解法处理“赛玉铃”杂交杜鹃新品系5个代表种与双亲的花粉粒,用光学显微镜测得它们的大小、壁厚;并以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它们的外壁纹饰、孔沟形状等,得出:“赛玉铃”杂交杜鹃新品系各 F_1花粉粒的外部形态虽各有异,但它们与双亲均呈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确认该杂交新品系与双亲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SC——704玉米双亲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亲本自交系的纯度与杂交种的质量密切相关,生产上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来保持纯合稳定的自交系纯度,才能保证杂交种的质量.SC-704玉米双亲自交系虽然比较稳定,但是面对复杂的生产生态条件及多年来的连续自交,还是造成了双亲不同程度的混杂退化,特别是母本PZL773尤为突出.因此,必须找出混杂退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长期保持SC-704双亲的纯度和杂交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窄基群体P3C0和P4C0的改良效果,为玉米群体的有效改良及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群体主要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型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群体单株产量和主要构成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改良效果明显,但对群体与测验种的特殊配合力(SCA)却没有明显的改良效果。基础群体P3C0及其改良后代,粒深和穗行数均以C0为最小,C5为最大,其GCA分别以C2和C5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都以C0为最小,分别以C4和C2为最大。基础群体P4C0及其改良群体,粒深和穗行数均以C0为最小,分别以C5和C4为最大,其GCA都以C4为最大,单株产量及其GCA都以C0为最小,分别以C2和C4为最大。改良群体其它多数性状及其GCA也都大于C0,不同群体的同一性状及同一群体的不同性状,在不同的改良轮次,其改良效果不尽相同。总体趋势表现为,控制双亲混合选择进行到一定世代后,群体一些性状及其GCA能得到同步有效改良,有些性状自身及其GCA的改良效果却不同步。当选择响应到达最大以后,持续的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则会导致窄基群体的选择增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增益。此外,在群体容量为600株,入选率为10%的情况下,经5轮选择后,群体仍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结论】在改良窄基群体时,除应适当控制改良轮次外,还应处理好各性状的关系,做到有主有从,主从结合,并定期研究群体改良效果,针对群体存在问题,适当调整改良方案。对于产量和相关性状及其GCA已得到较好改良的群体,可根据杂优模式将群体配对,采用群体间相互轮回选择,在改良群体GCA和SCA同时,使种质改良与杂交种选育紧密结合,以提高群体改良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育耐低温草菇菌株,以草菇V23、V3552为亲本,采用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两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耐低温的突变株;然后利用紫外灭活(20 W,30 cm,110 s)和热灭活(50℃ 3 min)的双亲灭活标记法对突变株进行化学融合,结果表明在400 g/L的PEG6000、pH 8.0、融合时间30 min和融合温度32℃的条件下融合率最高,达到0.517%, 共获得200个融合子。经过0℃低温筛选,最终获得15株草菇耐低温菌株,菌丝在0℃的耐冻能力提高了4.5倍。经出菇实验证明其子实体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明显的耐低温性,液化现象明显推迟,说明该方法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进一步应用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04中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1998年用百农64与周麦11杂交,经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基本上保留了双亲丰产、抗病的主要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双亲各自的缺点.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豫审麦2006019.已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50496.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