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农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向安强 《农业考古》1991,(1):121-135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陕南汉水上游的考古工作中已露端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在洞庭湖西北区再露头角,从而成为在追寻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征途上露出的新曙光。自八十年代初以来,长江中游地区追寻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努力,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该地区陆续发现了一批早于仰韶文化和大溪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更为重要的是,洞庭湖西北地区已成熟地勾勒出了距今9——6千年内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基本序列。这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它们的发现与发掘,为探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面貌及仰韶文化、大溪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极为  相似文献   
22.
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一般认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按照它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即根据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所采用的生产技术,经历五个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和未来农业。  相似文献   
23.
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主要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类。关于稻的得名,黄金贵先生认为:稻从舀得义,舀从爪臼,臼亦声,上古音臼、舀皆幽部,字义为挹彼注兹,挹彼用手,故从爪;挹注之处,必可盛物者,故从臼。然则臼有承受义。韬,剑衣,盛剑革袋;滔,水漫漫大貌,即盛水甚多。‘稻’则谓盛水之禾(1)。  相似文献   
24.
《蚕业科学》2006,32(4):583
<正>古老的中国,自从有原始农业出现,先民们就发现了蚕丝利用的奥秘,数千年来“农桑并举”维护着古老的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养育着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人群;“男耕女织”也推动着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周匡明先生以毕生精力,孜孜不倦从事源远流长的蚕丝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柞蚕今  相似文献   
25.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目前,以欧美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属于发达的高层次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而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变阶段。现代农业的标志就是以技术及装备为表现形式,通过高技术和先进装备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蚕业科学》2012,(3):403
<正>古老的中国,自从有原始农业出现,先民们就发现了蚕丝利用的奥秘,数千年来"农桑并举"维护着古老的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养育着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人群;"男耕女织"也推动着我国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周匡明先生以毕生精力,孜孜不倦从事源远流长的蚕丝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柞蚕今  相似文献   
27.
杜凯闯  王文静  吴克宁  查理思 《土壤》2018,50(4):832-840
分析古土壤特征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征来推导不同时间尺度下原始农业信息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区内的文化剖面和自然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的孢粉、炭屑、有机碳同位素、植硅体等古土壤特征定量分析,推测当时的粮食作物等原始农业信息。结果表明:通过分析两者的孢粉、炭屑,发现当古人类活动开始增强后,对于生存、生活所需的植物,古人类有选择性地种植和采摘,导致禾本科含量增加明显,藜科含量也较高,而利用价值不大的植物则因居住、耕作需要而被砍伐、焚烧,导致木本、蕨类含量减少。通过有机碳同位素和植硅体分析,发现在古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以C_3植物为主的自然植被类型转变为以C_4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类型,其遗址区内农作物以粟、黍为主,并发现有水稻,推测该遗址在仰韶晚期处于"北粟南稻"交错地带。  相似文献   
28.
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出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15—17日,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等单位主 持的“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相关学科的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这是继去年4月香山学术会议之后又一次有关科技考古和农业考古的重要会议,现选登几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9.
王燕  陈静  丁国强 《农业考古》2006,(6):190-192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本文通过发掘岩画创作与原始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主题.同时通过对原始岩画的特征进行分析论证看艺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中国各历史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黎新 《农业考古》2006,7(4):52-56,62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距今7-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农业发展史,农业的兴衰与农业生态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农产品产量及农业投入产出比,而且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