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05篇
  103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在发酵原料C/N=25~30,T=36℃的条件下,研究20%,15%,10%,5%和2.5%等5种干物质浓度对牛粪秸秆混合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前30 d 为产气高峰期,同时发酵渗滤液中的VFA浓度也较高;干物质浓度增加时,产气量波动增大,渗滤液中碱度和 NH4+-N 浓度升高,发酵装置的有机负荷率也较高;10%的干物质浓度产气效果最好,发酵前30d的累积产气量为4710mL,相应的容积产气率可以达到0.313m3/m3· d。实验得到的结果对牛粪秸秆混合发酵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木醋液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观察了玉米秸秆青贮和用木醋液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利用木醋液预处理青贮玉米秸秆,活性污泥接种率20%,厌氧发酵原料总固体(TS)10%,在35℃下厌氧发酵,可以使玉米秸秆产气高峰提前4~5天,木醋液预处理的青贮玉米秸秆提高产气量提高54%,达到425.7 mL·g-1,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稳定在6.6~7.1之间,产气过程平稳,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平均提高10%,甲烷含量最高达到56%.  相似文献   
113.
搅拌对牛粪干式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干式厌氧发酵罐,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高温(55℃)条件下搅拌对牛粪干式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连续搅拌转速为8~32 r/min时,产气效果无明显差异.采用8 r/min间歇搅拌,所得到的甲烷产量比连续搅拌低约10%,但能大幅降低搅拌能耗,在于式厌氧发酵系统中更为适用.反应过程中,各组间发酵料液的pH值、挥发性有机酸浓度、总碱度和氨氮浓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牛粪原料高温(55℃)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效果和物料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比例3:10、8 r/min连续搅拌条件下,物料TS(总固体)产气率为311 mL/g,甲烷平均体积分数为57.1%,平均容积产气率为2.73L/(L·d);容积产气率在第3天达到最高,为5.23 L/(L·d);反应初期挥发性脂肪酸迅速积累,1d后即达到峰值,随后迅速减少;在反应初期pH值略有下降,随后逐渐升高;氨氮质量浓度和总碱度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5.
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工艺设计与发酵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大中型沼气工程存在原料单一及沼液沼渣处理难的问题,提出了干法发酵与湿法发酵相结合的干湿耦合厌氧发酵工艺,即畜禽粪便采用湿发酵,将湿法发酵产生的沼液沼渣与秸秆混合进行干法发酵.并研究了干湿耦合比例——沼液沼渣与秸秆比例(BRSR)及干法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干比例的增加启动时间缩短、产气量增加;干法发酵的渗滤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1%以下,达到了固液分离的效果,有利于循环利用和喷淋,解决了湿法厌氧发酵沼液沼渣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沼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6.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效率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采用CSTR反应器在中温(37±1)℃下探究了微量元素Fe、Co、Ni、Se、Mo、W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40d,有机负荷为3g/(L·d)时,添加微量元素溶液的处理组和未添加微量元素溶液的对照组的平均甲烷日产量分别为7.1、6.7L/d,两者的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62.7%和61.6%;当有机负荷为4g/(L·d)时,对照组甲烷体积分数下降为19.5%,而处理组稳定在60%左右,且对照组的pH值由7.35下降为5.24,厌氧发酵失败,而处理组的pH值保持在7.2左右,厌氧发酵仍能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产甲烷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7.
一、商品化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是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制成,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产品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NY/T525-2001)的肥料。它与传统农家肥的区别:农家肥通常是将畜禽粪便、秸秆等就地沤制,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发酵而成,这个过程一般是厌氧发酵厌氧发酵温度低,营养损失大,粪便中的虫卵、致病菌不能被有效  相似文献   
118.
猪、奶牛粪厌氧发酵中Pb的形态转化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后其中的铅(Pb)仍然保留在沼液和沼渣中,阐明此发酵过程中 Pb 的形态转化对沼液和沼渣的后续处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研究以猪粪和奶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了130 d中试试验,分析了Pb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分配及其形态转化。研究结果发现:1)与进料相比,猪粪沼液和奶牛粪沼液中总Pb量降低了约70%和19%;2)猪粪沼液和奶牛粪沼液中Pb在液相中的比例为29%和17%,较发酵前降低约17%和58%;3)厌氧发酵后,猪粪沼液中各形态Pb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残渣态(35%)>酸溶态/可交换态(34%)>可还原态(24%)>可氧化态(8%);奶牛粪沼液中为:可还原态(33%)>酸溶态/可交换态(27%)>残渣态(26%)>可氧化态(15%);4)厌氧发酵后,猪粪沼渣中残渣态和酸溶态/可交换态Pb的比例都极显著增加,奶牛粪沼渣中可氧化态Pb的比例极显著增加。猪粪和奶牛粪厌氧发酵后,适合通过沉淀池或氧化塘削减沼液中的Pb含量;但沼渣中Pb的浓度较大且化学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建议还田前进行重金属钝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9.
《农家参谋》2008,(9):33-33
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成功开发出利用海藻制作的饲料添加剂,该种添加剂是在水产海藻中添加纤维素酶、乳酸菌、酵母菌等,使之在发酵缸内厌氧发酵而成。  相似文献   
120.
谢其标 《农技服务》2008,25(10):145-145
在农村采用小型厌氧发酵技术对畜牧业污染进行治理。以人类粪便为试验体系,初步实现了资源的充分转化和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优使用,以达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努力开创农村环保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