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1978年3月到5月,于5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雌虾获得的34批卵子中,孵化出了二百多万无节幼体。头胸甲长50~63毫米的雌虾,切除一眼柄,在20~30天的脱皮时期内,不断产出活力强的卵子,这表明一次受精后,足够使在一次脱皮时期内所产的几批卵子受精。每次脱皮后重新受精是必要的。每批的产卵量从19000到460000粒(平均217635粒)不等,而且卵量没有随着相断的批数而减少。平均孵化率为30.5%。平均每批孵化无节幼体数为66000个。在靠近脱皮末期产的几批卵,有孵化率较低的趋势。从15批孵化的幼体中,抽样培养到仔虾期,其密度在40~250个/升。在3升水体的培养中,平均成活率为79%,但在大规模试验中,平均成活率小于13%。  相似文献   
52.
四川华鳊卵子发生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卵子的发生规律,对其卵子发生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描述。将卵子发生分为卵原细胞(Ⅰ时相)、单层滤泡时相(Ⅱ时相)、卵黄泡出现时相(Ⅲ时相)、卵黄充满时相(Ⅳ时相)和成熟卵子(Ⅴ时相) 5个时相。观察发现,四川华鳊卵原细胞存在2种形态,分别为早期卵原细胞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卵原细胞;同时将早期初级卵母细胞划入Ⅱ时相,此阶段细胞核膜边缘出现多个小核仁,将其作为小生长期开始的标志;Ⅲ时相卵黄泡出现,当卵黄泡积累至3~5层时,卵黄物质即开始积累,此时多以卵黄颗粒的形式存在;进入Ⅳ时相后,卵黄物质沉积形成卵黄小板,卵黄泡被挤压至卵周,形成皮层小泡,卵子成熟后,原皮层小泡所在区域呈块状或颗粒状,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呈橘红色。  相似文献   
53.
地图鱼(Autronotus osellatus)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尼罗河,巴拉圭河,巴拉那河的内陆水域,是一种大型的淡水热带观赏鱼。地图鱼喜好中性水和弱酸性水质,鱼体呈黑色、黄褐色或黑色.上有红色或黄色的花纹,犹如一幅游动的地图,故称为“地图鱼”。笔者饲养地图鱼多年,并对传统的繁殖方式进行了改进,可为其他丽鱼科,慈鲷科的热带鱼繁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4.
55.
本研究旨在探究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添加泛素结合酶(E2)抑制剂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蛋白泛素化水平及精-卵结合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对照组、DMSO组、5、10、15和20μmol·L-1 NSC697923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泛素结合酶抑制剂NSC697923对猪卵母细胞透明带泛素化水平表达的影响。通过Hoechst染色检测不同组别的精卵结合能力。结果表明:1)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15和20μmol·L-1 NSC697923显著降低卵母细胞成熟率(P<0.05),透明带硬化时间(P<0.05)以及精卵结合率(P<0.05)。2)对照组和各处理组的透明带蛋白在61、81、106 ku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泛素化标记,而添加15和20μmol·L-1 NSC697923显著地降低透明带蛋白泛素化水平(P<0.05)。综上表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泛素结合酶(E2)改变成熟卵母细胞透明带泛素化水平以及精卵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56.
1发情特点发情持续时间短。家畜发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多少有关。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含量低,具有促进卵子发育和发情的作用,而母牛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较高,具有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的作用。所以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57.
《中国家禽》2012,(9):69
单倍体细胞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自然状态下存在的单倍体细胞只有结构和功能均已特化的配子,包括卵子和精子。然而卵子和精子不能在体外进行培养,因此也不能对其进行基因操作。如果能够在体外建立哺乳动物的单倍体细胞系,那将极大地促  相似文献   
58.
奶牛免疫性不孕症主要由母牛因素和公母双方原因造成。奶牛免疫性不孕症占所有奶牛不孕症的30%左右,且往往无法查明原因,造成母牛屡配不孕,导致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过早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发病原因一是同种免疫。奶牛生产中,特别是农区奶牛散养的生  相似文献   
59.
《畜牧市场》2004,(12):31-31
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地干预或操作,使母体按照人们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学证明:动物雄性繁殖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为XY型.而雌性的繁殖细胞卵子的性染色体为XX型。因此,在整个繁殖过程中,只要也只有控制了Y精子才能控制繁殖下一代的性别。  相似文献   
60.
羔山羊超数排卵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畜超数排卵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Marden[1]在小牛上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超数排卵的方法诱发小牛卵巢卵泡发育并获得了超数排卵的卵子,Black[2]等也在1953年用超数排卵的方法从小牛体内采集到受精卵.Onuma等1969年将超数排卵得到的小牛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以后得到了体外发育的卵子,1971年相马等用同样的方法从1.5~3.5月龄羔山羊上也得到了发育正常的超排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