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姜永华 《水产学报》2005,29(4):454-460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卵原细胞结构简单,代谢水平低,核孔稀少,通过核周池来完成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卵黄发生前晚期和卵黄发生初期的卵母细胞变化显著:核膜凹凸不平,核仁数量多,核孔密集,大量核仁外排物经核孔输送到卵质中;卵质中胞器极为丰富和发达,代谢活性极强。卵黄发生旺盛期是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卵质边缘还呈辐射状排列了一圈椭圆形皮质棒,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卵黄发生晚期卵质中充满了粗大的卵黄粒和脂滴,胞器锐减。另外,探讨了卵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卯黄形成的关系以及皮质棒的来源与功能。  相似文献   
43.
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采用内部解剖和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对异色瓢虫卵巢形态和卵母细胞组织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并对其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性内生殖器官主要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附腺、交配囊和黏腺组成;根据有无卵室和卵黄沉积情况将其卵巢发育划分为未分化期、生长发育初期、卵黄沉积期和成熟待产期4个等级;根据卵母细胞所在位置、体积和细胞核的变化,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卵黄沉积情况,将异色瓢虫卵子发生划分为卵母细胞分化期、卵母细胞营养期和卵黄形成期3个时期7个阶段。本研究首次对异色瓢虫的卵子发生进行了观察,并初步划分了异色瓢虫卵巢发育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44.
综述了鲟鱼卵母细胞在体内成熟的生理机制、体外成熟培养的方法及条件,分析了其成熟的生理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鲟鱼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机理和探讨鲟鱼生殖生理调控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1人工繁殖在自然条件下,鳙鱼与其他家鱼一样,其性腺在静水中可以发育,但卵子成熟却需要江河水环境和水位上涨等生态条件。在每年4—7月上旬,当流域内降雨汇集干流造成水位上涨、水温达到18℃时,亲鱼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成熟,  相似文献   
46.
长春花碱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分裂阻止剂,在细胞遗传学分析及体外受精胚的性别鉴定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对牛体外受精胚的第一卵裂期染色体标本制作及性比进行了分析.废弃牛卵巢内卵子经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20h后,在培养基中添加100ng/ml长春花碱处理8h或10h.结果表明,用长春花碱处理8h的胚胎标本大部分含有可分析的中期分裂像并可进行性别判断,明显高于10h处理的胚胎标本(P<0.05).性比分析表明,牛体外受精的胚胎的雄性发生率略高于雌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近交系小鼠DDK具有一种被称为"DDK综合症"的奇异特性:如同品系内交配一样,DDK雄鼠能够使其它近交系雌鼠正常受孕.但是,当DDK雌鼠与其它近交系雄鼠交配时,F1受精卵在妊娠3~5日因胚泡形成障碍而死亡,使得DDK雌鼠几乎不孕.这种特性是由于DDK卵子细胞质物质和其它品系精子因子之间存在的一种不亲和性引起的,它们二者均受到位于小鼠第11条染色体的卵子突变(Ovum Mutant或Om)位点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本文介绍的新研究成果包括:第一、发现了存在于C57BL/6(B6)品系小鼠遗传背景中的新的修饰基因,其使得杂合型(Om/ )雌鼠的胚胎死亡率增加,并提出了解释修饰基因作用机理的"等位基因排斥表达"假说;第二、论证了DDK品系本身遗传背景中不具有使杂合型(Om/ )雌鼠胚胎死亡率降低的修饰基因;第三、证明了小鼠遗传背景中,不存在通过杂合型(Om/ )公鼠的精子影响DDK(Om/Om)雌鼠胚胎死亡率高低的修饰基因;第四、通过不同亚种间近交系小鼠的杂交,得到了如下重大发现:在欧洲起源的DDK品系(Mus musculus domesticus)和日本起源的MOM品系(M.m. molossinus),以及和菲律宾起源的CASP品系(M.m.castaneus)之间,不存在卵子细胞质物质和精子的不亲和性,但CASP品系的卵子细胞质物质与B6品系的精子间可能存在着不亲和性;第五、发现和定位了存在于B6品系遗传背景中导致杂合型(Om/ )雌鼠胚胎死亡率升高的修饰基因(结果尚未发表).  相似文献   
48.
高岩  侯林  周革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43-45
卵子发生是生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关腹足类软体动物卵子发生过程的研究,集中在卵子发生的一般规律、卵母细胞与滤泡细胞的关系、卵黄发生的原料来源、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腹足类软体动物卵子发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9.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对金鱼卵子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镉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镉为中毒物质,其对金鱼的24,48,72,96 h的LD50分别为9.00,7.313,5.733,5.076 mg/L.96 h的安全浓度为0.508 mg/L.镉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升高,孵化率趋于降低,畸变率趋于升高,但较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较高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利用初情期前犊牛卵子进行体外受精生产胚胎的可行性。共处理了三头母犊牛、每头用促排卵素(FSH,7.5毫克)作肌肉注射三天(六次),肌注停止即通过手术将卵巢取出,抽取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平均每枚卵巢抽取了11.8枚卵子(71枚卵子/6个卵巢),其中有83.1%的卵子发育成熟,退化率为32.2%,受精后有52.2%卵子发生卵裂,体外培养11枚卵裂球没有一个形成囊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