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7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1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最近几年我们地区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缺乏胎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胎盘发育停止或卵子质量不好或未能掌握适时配种,卵子过于衰老,勉强受精,胎盘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被母体吸收。此外,母猪性激素分泌不足,  相似文献   
33.
为选择适于闽北的棘胸蛙养殖品种,比较了异地引种棘胸蛙和本地引种棘胸蛙的产卵量和卵子孵化率。试验表明,异地经过几个世代驯化的棘胸蛙在总产卵量上要比本地引种的棘胸蛙要多两倍多,产卵总数为3071枚,本地引种的棘胸蛙产卵总数为863枚。异地引种棘胸蛙在卵子孵化率上也比本地引种棘胸蛙要高,平均为95.3%,而本地引种的棘胸蛙的卵子孵化率仅为64.18%,说明异地引种的棘胸蛙在闽北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4.
暗纹东方鲀精、卵超微结构及精子入卵早期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暗纹东方精、卵结构和精子早期入卵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结果:精子为鞭毛型结构,头部两端呈椭圆长柱形,核凹窝较深,颈部含8个线粒体,尾部微管束为“9+2”结构,双尾丝裸露;卵为圆球形,卵膜表层有许多嵴、沟、微孔和一个受精孔;受精方式为单精或多精入孔入卵,单精受精。本文还对受精方式、人工繁殖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5.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自然成熟的条纹锯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主要由细胞核构成,无顶体结构;中段由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近端中心粒和基体)、袖套组成;尾部主要由轴丝组成,外部包裹质膜,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卵子表面分布纵横交错的网纹,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微小孔,在卵壳的动物极精孔区的中央有一个受精孔。在授精后10 s即可见到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子,刺激卵子发生形态变化封闭受精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60 s可见受精孔完全封闭。  相似文献   
36.
中国龙虾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及卵母细胞卵黄发生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卵原细胞结构简单,细胞器不发达.卵黄发生前和卵黄发生早期的卵母细胞内部结构变化明显,核膜凹凸不平,卵质中细胞器极为丰富和发达.卵黄发生中期是内源性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多种细胞器活跃参与形成.其中,囊泡状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是形成卵黄的主要细胞器,丰富的游离核糖体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参与形成卵黄粒,溶酶体通过泡状和髓状2种方式形成卵黄粒,高尔基体通过芽生形成小囊泡的方式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发生晚期细胞质中出现大量电子密度不等的卵黄粒,同时,卵质膜通过胞饮作用参与外源性卵黄的形成.成熟卵母细胞中充满高电子密度卵黄粒,细胞器稀少.本研究还探讨了卵母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与卵黄发牛的关系及各种细胞器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使用扫描电镜对牙鲆、大菱鲆和条斑星鲽的精子和卵子表面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结果表明,3种精子形态结构在核前凹陷位置、精子头部形状、中段线粒体数及鞭毛长度4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卵子表面形态结构中,牙鲆和大菱鲆比较相似,而条斑星鲽成熟卵子壳膜具有4点特异性:外表面粗糙、有点状和斑块状突起、网纹较深;壳膜上微小孔孔径差距大;卵膜厚度最厚为(3.87±0.24)μm,约为牙鲆和大菱鲆卵膜厚度的2倍;受精孔的管道螺旋层为4~6层,约为前两者的1/2。条斑星鲽与牙鲆和大菱鲆的精卵表面形态结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8.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姜永华 《水产学报》2005,29(4):454-460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卵原细胞结构简单,代谢水平低,核孔稀少,通过核周池来完成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卵黄发生前晚期和卵黄发生初期的卵母细胞变化显著:核膜凹凸不平,核仁数量多,核孔密集,大量核仁外排物经核孔输送到卵质中;卵质中胞器极为丰富和发达,代谢活性极强。卵黄发生旺盛期是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卵质边缘还呈辐射状排列了一圈椭圆形皮质棒,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卵黄发生晚期卵质中充满了粗大的卵黄粒和脂滴,胞器锐减。另外,探讨了卵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卯黄形成的关系以及皮质棒的来源与功能。  相似文献   
40.
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采用内部解剖和石蜡切片技术,分别对异色瓢虫卵巢形态和卵母细胞组织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并对其发育阶段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性内生殖器官主要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附腺、交配囊和黏腺组成;根据有无卵室和卵黄沉积情况将其卵巢发育划分为未分化期、生长发育初期、卵黄沉积期和成熟待产期4个等级;根据卵母细胞所在位置、体积和细胞核的变化,滋养细胞和滤泡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卵黄沉积情况,将异色瓢虫卵子发生划分为卵母细胞分化期、卵母细胞营养期和卵黄形成期3个时期7个阶段。本研究首次对异色瓢虫的卵子发生进行了观察,并初步划分了异色瓢虫卵巢发育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