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663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49篇
  68篇
综合类   751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77篇
畜牧兽医   428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竹单板干燥机理及远红外干燥在竹单板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材干燥机理及远红外干燥的特点进行探讨,提出了将远红外干燥用于竹单板干燥的新设想并付诸实施,与常规干燥方式相比,远红外干燥用于竹胶合板生产具有湿分扩散能力经、干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2.
在设计地膜捡拾中对主要关键部件起土铲与升运链式分离装置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确定了最佳参数,比较适合北方干旱地区土壤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3.
花生播种覆膜机械化技术是指按照农艺要求,采用机械作业,集起垄、开沟、施肥、播种、喷药、铺膜、压膜、膜上覆土等多道工序于一体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省力,效率高,播种质量好等特点,可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土壤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河北省保定市自2002年开始在12个花生基地县推广该技术,探索、总结出一套规范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并在全市推广,促进了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4.
嫩江沙地不同土壤质地类型起沙风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将沙粒在风速达到沙粒的起动风速时沙粒的瞬间起动方式分为4种,即:滚动、跳跃、悬浮和飞扬4种。在嫩江沙地的3种典型土壤(沙质黏壤土、沙质壤土、风沙土)质地类型区域分别观测记录了沙粒在出现这4种情况时的瞬时风速值大小。经分析得出,在沙质黏壤土、沙质壤土和风沙土等3种土壤类型区域,若能将风速分别控制在6.3、6.4和7.2 m.s-1,即可有效防止风沙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65.
化学镀镍单板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单板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对单板进行了化学镀镍研究,通过表面电阻率和电磁波网络分析仪测量方法对化学镀镍单板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镀镍单板的导电性随着金属镍沉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单板的导电性具有各向异性,平行于纤维方向的导电性要好于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导电性。此外,这种各向异性在金属镍沉积量较少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加明显,化学镀镍单板的电磁波屏蔽效能随着由于金属镍沉积量的增加而引起导电性的增加而增大,在本研究中化学镀镍单板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可以达到30~60dB。  相似文献   
66.
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特征——以中国科学院风沙观测场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中国科学院风沙科学观测场的实测资料,对腾格里沙漠风沙环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内容包括起沙风、风沙活动强度、风沙流结构和沙漠边界层的风速廓线.该地区的起沙风以6~8 m/s为主,占总起沙风的71.63%,其次为8~10 m/s,占19.24%,两者之和占90.87%;大风日数为4天;风向以W-N组风向为主;占全年的53.14%.年输沙势为36.56VU,风能属于低风能环境,单一主风向和单风态风环境.风沙流主要集中在地表的0.1 m,占总输沙量的95.46%.观测场近地层厚度大于50 m.  相似文献   
67.
为更便捷地监测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并解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沙丘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沿岸沙丘的季节性地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丘年移动速率1.08~2.27 m/a,多年平均输沙势为78.82 VU,年合成输沙势为25.92 VU,处于低风能环境,8~12 m/s等级风输沙势是年输沙势的主要部分,约占73.24%。方向变率(合成输沙势(Resultant Drift Potential,RDP)与输沙势(Drift Potential,DP)的比值)RDP/DP保持在0.30~0.46之间,属于中等变率。合成输沙方向RDD为57.83°~107.39°,与沙丘移动方向较为一致,西风组占全年输沙势的52.09%,是沙丘年移动的主要驱动力。2)沙丘移动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整体呈现春季移动速率快,冬末-春初次之,秋季与秋末-冬末相近,夏季移动速率最慢。其中,秋末-冬末、春季和秋季输沙势DP 8.48~20.49 VU,合成输沙势方向在90.02°~95.54°之间,RDP/DP值均在0.3~0.8之间,属于中等变率,西风组作用显著,这与年合成输沙方向及沙丘走向较为一致;冬末-春初和春末-夏季分别受东北风(NE)和南风组(SSE、S、SSW)作用,沙丘通过形态变化适应风向,移动速度降缓。季节输沙势主要集中在8~10m/s风速等级,约占整个季节输沙势的40.76%~56.93%。3)综合各季节和年际输沙势与沙丘移动距离呈线性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1.02+0.006 62x(R~2=0.339,F=5.616,P=0.045),方程总体显著,输沙势可以表征该地区沙丘移动距离。基于无人机监测的沙丘运动研究综合显示,风况是该地区影响该地区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其中西风组8 m/s以上风速是研究区沙丘移动的主要驱动力。风向变率和合成输沙势方向与沙丘移动方向一致时沙丘移动则快,不一致时则缓;无人机可在较大尺度上为沙丘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监测服务,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地区沙丘移动的无人机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抽蓄机组在低水头起动时易进入其全特性曲线的反S不稳定区,从而导致机组并网失败,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机组内部复杂流动演变导致的剧烈压力脉动是影响机组动态特性的关键。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泵水轮机低水头起动过程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导叶与尾水管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机组起动过程中,无叶区时均压力幅值是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的6倍,且时均压力幅值在无叶区沿周向分布不均。动静干涉主导了无叶区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的变化,而在上游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间的动静干涉作用主要影响的是压力脉动幅值。尾水管直锥段压力脉动在机组起动过程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征,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调节阶段压力波动较为明显。通过内部流动对比发现,活动导叶开启会引起无叶区水流速度的分布变化和波动,活动导叶小开度下转轮进口和无叶区存在明显的大尺度旋涡,这些和动静干涉联合作用是导致无叶区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波动幅值高的原因。尾水管涡带在起动过程经历了从边条状涡...  相似文献   
69.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垦区为例,研究不同地表粗糙度下垫面对风蚀起沙的临界摩擦速度和起沙风速的影响。根据Shao的方法计算不同下垫面起沙风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垦区所选的小麦、棉花、红枣这3种地类2m高度临界摩擦速度(u*t)分别为棉花地0.40m/s,红枣地0.43m/s,小麦地1.85m/s;2m高度临界起沙风速(ut)分别为棉花地5.3m/s,红枣地5.7m/s,小麦地7.5m/s,小麦地较其他2种地类更具有抵抗风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日光温室甜椒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根区温度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冬春季低温胁迫、土壤连作障碍、单产低和水肥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栽培方法——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方法(soil ridge substrate-embedded cultivation,SRSC),并在早春季节,研究了两种模式的SRSC[嵌槽式垄(SRSC-P)和嵌膜(铁丝网槽支撑)式垄(SRSC-W)]及土垄(SR)和单一基质槽垄(NPG)栽培下的甜椒幼苗根区温度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栽培垄根区温度与温室内、外的气温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室内和栽培垄根区的平均温度分别比室外提高8.07℃和10.93℃,夜间分别提升9.90℃和14.81℃。在夜间低温阶段,SRSC-W维持根区较高温度的能力相对优于SR和SRSC-P,其根区平均温度分别比SR和SRSC-P高1.34℃和0.52℃;在白天高温阶段,SR、SRSC-P、NPG、SRSC-W最高温度平均值分别为28.06℃、27.21℃、29.93℃、26.05℃,SRSC-W抗高温效果最佳,NPG抗高温效果最差。阴天条件下,栽培垄的蓄热保温性能比晴天条件下差。SR白天和夜间的中心根区平均温度皆高于外侧,但SRSC-P和SRSC-W白天外侧温度高,夜间中心根区温度高。栽培垄北部根区温度高于南部根区温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其中SRSC-W栽培模式的南部中心根区温度和北部中心根区温度差异相对于其他处理最小。此外,SRSC-W中心根区温度变化滞后时间最长,温度缓冲能力强。总之,SRSC-W栽培方法维持早春季节夜间甜椒根区温度能力和对低温及高温胁迫的缓冲性最强,且成本低,在日光温室抗低温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