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823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74篇
  156篇
综合类   1171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399篇
园艺   271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和元宝枫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时空变化是制定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全球碳循环与碳平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华北土石山区不同密度油松和元宝枫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类型的土壤密度、pH值以及全氮、速效钾、有机碳的质量分数等参数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元宝枫林的平均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均大于油松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有机碳密度在土壤表层(0 ~ 10 cm)为最高值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表现为2种林分密度下的元宝枫林无显著差异,而有机碳密度则表现为高密度元宝枫林>低密度元宝枫林;在油松林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中密度油松林>高密度油松林和低密度油松林.油松林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全氮、速效钾与其呈显著正相关,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相关,而元宝枫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综上所述,华北土石山区元宝枫林较油松林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而且土壤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及有机碳密度受树种和林分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2.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NO_3~--N与不同碳源组合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N作为氮源和不同碳源施入土壤,除NO_3~-+纤维素,其余土壤N_2O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N和不同碳源组合的CO_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对照和只添加氮源土壤。NO_3~-+果胶的N_2O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1 383.42μg N·kg~(-1)·d~(-1);NO_3~-+葡萄糖的CO_2排放量在第1 d达到最大值370.13 mg C·kg~(-1)·d~(-1),CO_2累积排放量顺序为:葡萄糖果胶秸秆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土壤NO_3~--N含量与N_2O排放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添加纤维素可以抑制N_2O的排放,促进CO_2排放,并增加土壤中NO_3~--N含量,添加其余碳源均会促进土壤N_2O和CO_2排放。  相似文献   
73.
雨强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侵蚀及其颗粒富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研究雨强对华北土石山区坡面侵蚀过程和泥沙颗粒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华北土石山区2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在4种雨强(30,60,90,120mm/h)条件下,分析了径流的变化过程和侵蚀泥沙的颗粒组成及其颗粒富集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雨强从30mm/h增大至120mm/h,黄土性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的产流时间均逐渐减小,分别缩短了79%和85%;(2)在60,90,120mm/h雨强条件下,黄土性褐土的径流强度和泥沙浓度均随降雨时间先减小后增大,而后趋于稳定状态,石灰性褐土仅在120mm/h雨强条件下出现相似规律;(3)当雨强从30mm/h增大至120mm/h,黄土性褐土泥沙流失朝粗颗粒化发展,侵蚀泥沙的砂粒和粗粉粒含量分别增加了86%和21%,而石灰性褐土的变化不明显;(4)在降雨初始阶段,粒径较小的黏粒和细粉粒明显富集,而粒径较大的粗粉粒和砂粒不易流失,但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不同粒径泥沙颗粒的富集率趋于1,这种现象在大雨强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4.
为筛选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优良无性系,对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华北落叶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40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量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7、7509、113这3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长势最好,是华北落叶松优良无性系的重点选择对象;而123、713、124、2...  相似文献   
75.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76.
天津板栗产于蓟县北部山区长城沿线.中上元古界两翼的低山丘陵区。栽培历史悠久。其果皮红褐色、油光亮丽.果仁糯性强、口味香甜。富含淀粉、糖等多种营养物质,被称为“东方黑珍珠”,享誉海内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目前,“天津板栗”栽培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但红蜘蛛、栗瘿蜂、桃蛀螟、栗食蟓、  相似文献   
77.
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丰  杨吝  张鹏  谭永光 《南方水产》2008,4(6):108-112
根据2000~2005年和1983~1985年渔具渔法调查资料,对南海北部张网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1983~1985年相比,现阶段张网网口纲长、网口网目尺寸和网身末段网目尺寸等稍有增大,网衣拉直长、网囊长和网囊网目尺寸等略有减小,网身长与网囊长之比、网身大头宽与小头宽之比等明显增大,其平均值分别由原来的5.8:1、19.8:1增至现在的13.8:1和26.2:1。张网主要技术参数的变化反映了张网渔具结构已经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积极的、革命性的改革。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张网渔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特点研究相适应的选择性张网捕捞技术或装置,减少对幼鱼、幼虾资源的损害。  相似文献   
78.
王小斌 《齐鲁渔业》2008,25(11):34-35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最适宜生长水温是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浦成县地处福建北部,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气袭击.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发生大规模鱼病和死亡。如果能做到本地罗非鱼苗越冬,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放养成活率,因此做好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9.
2007年4月16日在长海县獐子岛附近海域一头江豚被缠绕在钓海螺用的网绳中,发现时已经死亡,渔民上报市渔政部门后,该江豚被运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冷冻保存。2008年2月科研人员对这头江豚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和解剖工作,对内脏等器官组织进行了样品采集,用于分子生物学测定和  相似文献   
80.
谈宜斌 《花卉》2017,(5):43-43
葵花又称向日葵、迎阳花、丈菊、西番菊、转日莲、太阳花、向阳花、望日葵等。据文献记载,葵花的故乡在北美洲,它的野生种曾广泛地分布在北纬30~50°之间的北美南部、西南部以及秘鲁和墨西哥北部地区。很久以前,当地居民就把葵花作为农作物进行栽培,并且将其果实辗碎供食用。16世纪初,西班牙人从秘鲁和墨西哥将葵花种子带到欧洲,1510年最初播种在马德里植物园,以后逐步传布到其他国家。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种植有葵花,葵花籽的年产量一年高一年。尤其是俄罗斯,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都居世界首位,次为阿根廷、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