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林业   92篇
农学   234篇
基础科学   48篇
  289篇
综合类   1731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309篇
畜牧兽医   1035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就缓释尿素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有效态氮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1)普通尿素(U);2)U+脲酶抑制剂LNS(SRU1);3)SRU1+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SRU2);4)SRU1+硝化抑制剂3,5-二甲基吡唑(DMP)(SRU3)。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生育期内,SRU1、SRU2和SRU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低于U处理,且SRU2、SRU3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小麦成熟期,SRU1、SUR2和SRU3处理土壤有效态N含量显著高于U处理(p<0.05);SRU1、SRU2、SRU3处理小麦的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略高于U处理,但是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2.
初步探讨了不同pH值对苏氏圆腹(鱼芒)(淡水白鲨和淡水黑鲨)的消化器官(肝、肠、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的变化,酶活性也随之变化;淡水白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6.2和7.0;淡水黑鲨的肝、肠、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8和3.0,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7.0、7.0和7.0.其中蛋白酶活性表现为胃>肝>肠,淀粉酶活性表现为肝>胃>肠.淡水黑鲨的酶活性>淡水白鲨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及生物硝化抑制剂添加对黄土区设施菜地土壤N2O和CO2排放的影响,并与化学合成硝化抑制剂作对比。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施氮(N)、施氮+生物炭(N+BC)、施  相似文献   
104.
黄浩  黄宏伟  赖勤 《大豆科学》2007,26(2):245-249
用蛋白酶组合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有限水解,所得水解液不苦,具有良好的风味.改性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的氮溶指数由未水解的82提高到95,20℃时溶解度在25%以上.经正交试验得到的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55%(w/w);固液比,1∶8(w/w);酶解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05.
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BBI)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医药领域、饲料工业及植物抗虫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JQD117对韭蛆幼虫蛋白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测定比较了感染Bt后幼虫体内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首先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明确了菌株JQD117对韭蛆3龄幼虫72 h的LC50为2.8070×107cfu/mL,然后采用10×LC50、1×LC50和0.1×LC50三个浓度饲喂感染韭蛆幼虫,定期取样测定韭蛆体内5种酶活性,结果表明以较高浓度(1×LC50和10×LC50)感染韭蛆幼虫后体内蛋白酶和解毒酶活性变化较大,而以低浓度(0.1×LC50)感染韭蛆幼虫后体内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其中,以1×LC50和10×LC50浓度感染韭蛆幼虫后,胰蛋白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24~36 h和6~60 h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升高;类胰凝乳蛋白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在6~60 h与对照相比均受到显著抑制。以0.1×LC50浓度感染韭蛆幼虫后,胰蛋白酶活性只在36 h时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12~48 h时与对照相比显著升高;羧酸酯酶活性只在6 h与对照相比受到显著抑制;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在三种感染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可见,感染JQD117对韭蛆体内蛋白酶和解毒酶活性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感染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扰乱了韭蛆正常的生理代谢和对外源毒素的分解,本文为Bt防治韭蛆应用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7.
从浙江舟山市双峰盐场中筛选出一株分泌蛋白酶的嗜盐菌,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形貌特征确定其为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trueperi)命名为HalobacillustrueperiB1。经研究,该菌株最适生长NaCl浓度为5%,表明其为中度嗜盐菌。该蛋白酶在50℃和pH 7.5条件下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力。对发酵培养时间的优化实验表明发酵8 h后B1分泌的蛋白酶活力最大。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结果表明,脱脂奶粉为最适氮源和碳源;75 g·L~(-1)为最佳发酵盐浓度,对钙镁离子的依赖不明显。确定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Na HCO_30.06 g,KCl_2.0g,CaCl_2·2H_2O0.48 g,Mg SO_4·7H_2O 1.0 g,FeCl_3 0.001 g,NaCl 75.0 g,脱脂奶粉10.0 g。在初始pH 7.5,温度为40℃条件下发酵8 h。  相似文献   
108.
以棉花幼苗下胚轴和茎尖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观察棉花下胚轴生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对茎尖分化的影响,探究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对棉花脱分化及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成,加快生根,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愈伤组织POD及SOD的活性。当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浓度为0.075 mg·L~(-1)时,对生根及愈伤组织形成方面作用效果最显著。而在茎尖培养过程中,2.0 mg·L~(-1)的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在棉花茎尖培养初期对分生组织分化起显著促进作用,棉花生长量最大,植株SOD酶和POD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筛选出效果最佳的硝化抑制剂剂型及剂量并应用于枸杞园土壤,研究其对枸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供试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双氰胺(DCD)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共设17个处理:未添加硝化抑制剂(CK),添加Nitrapyrin(纯氮量的0.1%、0.2%、0.3%、0.4%、0.5%、0.6%),添加DMPP(纯氮量的0.5%、1.0%、1.5%和2.0%),添加DCD(纯氮量的1.0%、2.0%、3.0%、3.5%、4.0%和5.0%)。结果表明:在砂土的培养中,三者硝化抑制效果表现为DMPP≥Nitrapyrin>DCD;DMPP和Nitrapyrin的硝化抑制率分别为71.90%~75.17%和4.83%~77.28%。但由于DMPP的价格(240~360元·kg-1)及用量均高于Nitrapyrin(155元·kg-1),故选择纯氮量0.5%的Nitrapyrin应用于大田试验。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农民习惯施肥为SF100,SFN100、SFN80及SFN60处理是在SF100处理基础上分别减少0%、40%、60%的枸杞专用肥同时添加纯氮量为0.5%浓度的Nitrapyrin。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施用Nitrapyrin处理的产量较SF100处理分别提高了6.67%,5.80%及3.52%,同时与SF100处理相比,SFN100处理的多糖及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6.22%及8.67%。综合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浓度为纯氮量0.5%的Nitrapyrin为最佳处理。在大田试验中施用Nitrapyrin同时减少枸杞专用肥的用量,枸杞产量及效益均有所提高,且蛋白质及多糖含量有显著增加。因此,可初步认为硝化抑制剂的施用对枸杞的种植有“减肥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G)对鲜食葡萄生长的影响,以西昌克伦生和秦皇岛玫瑰香2个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多点试验方法,研究DMPG对土壤养分、葡萄生长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0.35%DMPG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较CK处理土壤NH4+-N含量增加17.58%~26.06%,NO3--N含量降低11.72%~27.42%;但对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无明显影响。DMPG处理对克伦生和玫瑰香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均有促进作用,与CK相比,克伦生和玫瑰香叶面积平均分别增加11.32%和9.85%,叶片厚度平均分别增加9.05%和16.22%。同时,DMPG处理可提高葡萄果实纵横径、百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西昌克伦生3个试验点果实纵径、横径分别显著增加7.2%~11.04%、7.10%~9.82%,百粒重平均提高29.14%,而秦皇岛玫瑰香效果不显著。因此,在葡萄种植中施用DMPG能够调控土壤氮素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