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45篇
  免费   836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林业   2809篇
农学   1798篇
基础科学   3141篇
  2171篇
综合类   16518篇
农作物   1092篇
水产渔业   1183篇
畜牧兽医   8778篇
园艺   1600篇
植物保护   766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756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896篇
  2020年   910篇
  2019年   1060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936篇
  2016年   1123篇
  2015年   1199篇
  2014年   1744篇
  2013年   1643篇
  2012年   2147篇
  2011年   2169篇
  2010年   2014篇
  2009年   2258篇
  2008年   2141篇
  2007年   1738篇
  2006年   1686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740篇
  2003年   1746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1190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557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441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454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10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3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了准确高效批量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比色管代替消煮管,蒸汽加热消煮土壤,利用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有机碳。并将此方法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常规通用)进行了比较,探讨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19%~9.41%,回收率为92.21%~97.63%。方法精密度及准确性良好。所测结果与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拟合的回归方程:y(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0.947x(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1.621(r2=0.933),两者呈良好的相关性。用两种方法测定200个土壤有机碳,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的检测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68%,人工操作用时是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用时的44%,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无需使用硫酸亚铁,重铬酸钾、硫酸和水用量为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的40%。蒸汽浴-流动分析仪法省工省时,人员工作强度低,试剂用量少,环境危害降低,检测准确高效,经济安全,可推荐为大批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2.
湘潭市能源的生态足迹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明而综合的特点。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湘潭市2003年能源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对湘潭市2003年CO2排放量及森林固碳减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湘潭市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653 hm2,实有人均能源生态足迹为0.077 hm2,人均能源生态足迹赤字为0.576hm2;2003年湘潭市CO2排放量为1 186.42万t,现有森林CO2年吸收量为140.25万t。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每年可多吸收74.27万t CO2,实现减排6.26%。  相似文献   
963.
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Box-Behnken模型,优化桂枝中桂皮醛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桂皮醛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桂皮醛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分析,确定桂枝中桂皮醛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桂皮醛超声提取工艺的最适条件为提取温度58.69 °C、料液比1∶11.6、提取时间52.35 min、超声功率98.49 W、得出的模型预测值为 20.27 mg·g?1。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桂皮醛的得率为20.04 mg·g?1,与预测值相近,二者相对偏差为0.09%。运用响应面法得到了提取桂皮醛的最优条件,表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4.
杨洁  吴雪辉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6):1426-1434
[目的]探究影响油茶籽壳基活性炭制备的因素,优化其制备工艺,为提高油茶加工副产物的附加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茶籽壳为原料、碳酸钾为活化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活化剂添加量(A)、炭化温度(B)和活化温度(C)为影响因素,以活性炭产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综合评分(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法结合熵权法优化油茶籽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结果]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方程:Y=0.660+0.064A-0.013B+0.024C+0.041AB+(3.506E-004)AC+0.053BC-0.092A2-0.013B2-0.170C2(R2=0.9602),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素影响大小排序为活化剂添加量>活化温度>炭化温度,活化剂添加量对油茶籽壳基活性炭的综合评分影响极显著(P<0.01),炭化温度与活化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油茶籽壳基活性炭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剂添加量2.22 g、炭化温度323℃、活化温度714℃,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油茶籽壳基活性炭产率为29.25%、碘吸附值为886.7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40.90 mg/g,综合评分为0.677,相对误差为0.296%.[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对油茶籽壳基活性炭的制备进行分析和预测,所得工艺稳定可行,所制油茶籽壳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可达到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中的一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965.
作物区域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鉴定作物新品种(系)的生产潜力、稳产性及区域适应性,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的项目繁多,但试验结果往往是对参试品系产量进行排名,其他性状进行描述,缺乏一种能代表品系综合性状表现的总成绩。本研究把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建立了小麦综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参试材料综合性状表现,准则层包括田间记载性状、籽粒性状和产量性状,指标层有16个指标构成。通过计算各指标权重值和转化值,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分数值,分数值代表了一个品系在区域试验中的综合表现,可用于参试品种(系)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熵权法引入小麦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系)的评价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966.
为了分析香水莲花的植物甾醇含量并优化其超声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水莲花中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再以上述3种甾醇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对液料比、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香水莲花甾醇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影响香水莲花甾醇提取量的主次因素是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其最优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00 W、液料比30∶1(mL/g)、超声提取温度60 ℃、超声提取时间3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出香水莲花中甾醇含量为菜籽甾醇64.61 mg/100 g、菜油甾醇40.77 mg/100 g、β-谷甾醇99.04 mg/100 g,总甾醇204.42 mg/100 g,综合评分与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香水莲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为充分利用暴马丁香,以暴马丁香叶为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暴马丁香叶的径粒大小、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径粒大小为过80目筛时,提取暴马丁香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1.078mg/g,液料比为1∶15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最高为23.653mg/g,乙醇浓度为70%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最高为26.116mg/g,超声时间为20min时暴马丁香总黄酮提取含量高为26.158mg/g,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径粒大小为60目,液料比为1∶15,乙醇浓度为80%,超声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968.
为了实现对藏北区域范围内春夏旱情的动态连续监测,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遥感干旱的划分标准,研究时段为1980-2017年。首先利用MODIS产品数据计算TVDI,然后根据气象干旱等级监测结果,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基于MODIS TVDI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最后分析了近年来藏北地区旱情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①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计算得到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N和TVDIE,均与20 cm实测土壤水分含量在0.05的水平达到显著相关,TVDIE的决定系数更高;②基于TVDIE将旱情划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5个等级,其中,据此标准获得的藏北地区旱情等级与气象干旱等级监测结果大体一致;③近年来藏北地区旱情整体不太严重,且总体趋缓,其中,2009年最严重,发生中旱及以上旱情的区域面积达24%,年内旱情在6月最严重。就旱情的空间分布特征而言,研究区西南部和中部干旱比较严重,北部和东南部相对较轻。研究成果可为藏北地区干旱监测提供数据支撑,遥感干旱等级的划分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的干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9.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中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8年和2019年4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处理的基础上,用Copula函数构建PCA-Copula评价分析方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算数据表明,4个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都在0.63以上,且最大值达到0.668,分别高于同期全疆、全国平均水平5.05%、10.15%;主成分分析得出,渠道衬砌率(0.944)、滴灌灌溉面积比(0.746)、作物需水量(0.635)、实际灌溉面积(0.734)等都具有超过60%的正贡献率,而葡萄种植比(-0.586)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0.645)等具有超过58%的负贡献率。利用PCA-Copula分析评估方法得出,作物种植比例和节水灌溉工程状况对十二师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显著(P<0.05),其中葡萄净灌溉定额和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742,同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型回归来检验PCA-Copula评价法与熵值法的密切程度,检验结果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87(P<0.05)和0. 52(P<0.001),表明PCA-Copula评价方法适用于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0.
刘军 《农药学学报》2020,(1):121-121
本书在系统总结作者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新农药创制研究实践与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首创的新农药创新研究方法--中间体衍生化法,详细阐述了其在我国新农药创制中的内涵、意义及其应用,具体介绍了包括替换法、衍生法及直接合成法在新农药创制中应用实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书内容是"中间体衍生化法"与我国新农药创制紧密结合的结晶,所体现的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实践,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原创性和引领性,将为我国新农药创制提供极强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