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6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林业   1264篇
农学   596篇
基础科学   860篇
  786篇
综合类   6142篇
农作物   394篇
水产渔业   380篇
畜牧兽医   1441篇
园艺   687篇
植物保护   34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利平  朱邦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7-4668
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安全影响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城生态安全由自然生态安全、社会生态安全与经济生态安全共同构成,土地整理通过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对区域自然环境要素、防灾抗灾能力、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率和供给能力以及区域生态管理等生态安全组成要素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文章讨论了土地整理前后区域生物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及社会与经济要素的变化,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和提高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认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益于增加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93.
生物技术是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我国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并已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重大成果。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战略思想作指导:在区域上,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其大中城市郊区要先行一步;在技术上要以生物技术为重点;在产业上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农业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一是要建立和健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新机制,增强农民运用高新技术的和农业科技部门推广高新技术的主动性;二是发展规模经济,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博采众长,走国外引进与国内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四是组建科企联合集团,实现科技产业化。  相似文献   
994.
松材线虫传入云南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estRiskAnalysis) ,简称PRA ,是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 ,在环境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病虫害防治及植物检疫等领域都涉及到PRA .PRA是针对有害生物一旦传入某一尚未发生的地区 ,或某一时期内才发生的地区 ,由于其传播而引起的潜在风险进行判断的系统评价过程。PRA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PestRiskAs sessment) ,即决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是检疫性有害生物及评估其传入的可能性 ;二是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PestRisk…  相似文献   
995.
由一些概念,阐述了黄土高原植被发展的特点及其背景条件和依据。表明植被建设是植被发 展的前提,它其实和生态修复是一致的。植被建设具有多种环节,需要既突出植被的个性,又要强调 植被的整体性。在大面积的植被建设中,自然植被是基础,而人工植被是对它的补充、改良或完善,适 当而合理的配置是允许的。以农田为代表的人工植被有其正面积极意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以及 生态型植被和经济型植被,并非非此即彼,它们之间的中间类型植被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植被建设 最终是要形成生态型植被为框架的景观格局。农区应当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黄土高 原山区及城镇、工矿相比,农区是植被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江苏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江苏省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探讨了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环境虽然是影响一个地区有机农业开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主导因素,经济和政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缩小有机农业开展的区域差异,实现各地区有机产业共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稻鸭生态种养和果园养鸭技术,是实现稻(果)鸭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是健康养鸭的一种好模式,应有计划分区域大面积推广。鸭的健康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鸭场选址和品种选择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但种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种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我省的临武鸭也是优良品种。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如稻田养鸭应选择中小型品种。二、保障供给无…  相似文献   
998.
黑土重金属元素局地分异及环境风险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选择典型黑土3个基本样区的191个土壤样品,探讨了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异状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整体上存在区域差异,表层中Cu、Zn、Cr、Hg均为海伦高于其他两地,Pb为公主岭>海伦>北安;亚表层含量略有降低,分异趋同于表层。不同利用黑土的方式Cu、Zn、Cr、Hg大豆土壤高于玉米和荒地,Pb、Ni、As、Cd基本呈现玉米>大豆>荒地,整体上荒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耕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公主岭地区,Cu、Zn、Pb、As与全P、全K呈相反的显性相关趋势。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均为海伦>公主岭>北安,海伦地区已构成轻度污染,公主岭存在较大的潜在污染,北安土壤相对较为清洁,Cd、As、Hg在3地区均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999.
本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可降解农膜及环保型生物降解膜增效剂的研究,GC01B706 01,2001~2003)部分研究内容,针对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特点,并在总结了玉米覆可降解膜栽培试验与示范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的。覆可降解膜种植玉米可解决覆非降解膜种植玉米给土  相似文献   
1000.
1.马身猪马身猪主产于山西,是我国宝贵的地方优良种猪,形成历史悠久,由于山西境内山川相间,地形多变,山多川少(山区、丘陵和平川的比例大致是2∶2∶1),山区、山地和平川的自然经济和生态条件造就了马身猪遗传上的多样性和良好的适应性。按照体格大小和分布的区域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大马身、二马身(中型)和钵盂猪(小型)。大马身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北部和西北高寒山区。钵盂猪原产于平川地区。二马身由大马身和钵盂猪杂交而成,丘陵山区的数量较多马身猪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地方良种,其种质评价可概述为体质健壮,背腰平直,四肢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