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10篇
  免费   913篇
  国内免费   1361篇
林业   2911篇
农学   2155篇
基础科学   1280篇
  1977篇
综合类   14978篇
农作物   1462篇
水产渔业   1206篇
畜牧兽医   7733篇
园艺   1569篇
植物保护   1213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018篇
  2022年   1254篇
  2021年   1202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1287篇
  2018年   574篇
  2017年   985篇
  2016年   1080篇
  2015年   1194篇
  2014年   1710篇
  2013年   1644篇
  2012年   2087篇
  2011年   2070篇
  2010年   1969篇
  2009年   1946篇
  2008年   2007篇
  2007年   1683篇
  2006年   1425篇
  2005年   1336篇
  2004年   1107篇
  2003年   1120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855篇
  2000年   702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56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338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27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不同品种大豆抗旱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在众多影响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的因素中,干旱是极为重要的障碍因子,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也成为大豆高产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着眼于内蒙古大豆旱作生产实际,选用21个大豆品种(系),对开花结荚期不同品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相对含水量及质膜透性等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抗旱性强弱,为大豆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根据抗旱性能可分为4类,强抗旱品种为半野生大豆、秣食豆、吉育39号及晋豆15,抗旱类型为吉育30、吉育70、九农20、兴抗线1号、兴00-5091、吉育55、吉育35、吉育47、王中王和吉育56,中抗旱类型的品种有抗线4号、CK125、开育10号和吉育62号,弱抗旱品种有吉育38、中作962及中作引1号。  相似文献   
992.
近几年植棉效益一直较好,农民种棉积极性较高,但在棉花生产上。棉花用工较多,成本较高,棉农迫切需求不用整枝的“懒棉种”,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懒棉种”。所谓“懒棉种”,是采用杂交棉种或短枝节品种,通过合理密植、简化整枝、化学调控的一种简化栽培管理的新技术。通过几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棉花高产栽培简化管理技术,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净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猪场的排污池池水以及淤泥中分离纯化得到4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P1、P2、P3、P4.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对碳源利用能力以及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的鉴定结果:P1为褐螺菌属莫氏褐螺菌(Phaeospirillum molischianum),P2为红螺菌属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P3为着色菌属小着色茵(Chromatium minus),P4为红菌属东方红茵(Rhodobium orientis).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这些菌株对灭菌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以衡量它们的净水能力.结果显示,P1,P4对污水的COD降低作用最明显,COD降低率分别为55.2%和37.9%.  相似文献   
994.
硒对油菜苗期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盆栽方式,研究不同补硒浓度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随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浓度<9.0μg·mL-1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浓度<15.0μg·mL-1范围内,随补硒浓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浓度<21.0 μg·mL-1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浓度上升而增加;但高浓度硒处理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当补硒浓度<15.0 μg·mL-1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硝酸还原酶(NR)、淀粉酶(amylase)的活力均随补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5.0~24.0μg·mL-1时,则随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在高硒浓度时均比对照高,但淀粉酶的活力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补硒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板栗在冷藏和沙藏两种贮藏方法中SOD、CAT、MDA、VC、伤害率和好果率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板栗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胁迫导致AOS的上升所致,同时说明了板栗中存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A-GSSG),这一循环有清除AOS(Active Oxygen Specie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马菲  周健民  杜昌文 《土壤学报》2022,59(3):642-653
土壤分析是土壤学研究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化学土壤分析方法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土壤学海量信息数据快速获取的需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作为一种全新的、反映土壤组成元素原子信息的光谱技术,其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可实现原位、快速、多元素连续在线检测,每条光谱记录土壤样本独一无二的特征,可以视为土壤“指纹”,成为现代土壤分析的有效技术之一。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激光诱导击穿原子光谱的原理、光谱获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光谱数据处理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等;然后阐述和梳理了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土壤分析方面的应用成果和进展,包括土壤鉴定、土壤养分评估、土壤重金属测定、微观/介观尺度土壤原位表征等;最后讨论和总结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土壤分析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红壤普遍存在团聚体结构较差和有机碳含量较低的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的相关关系,而对有机碳的化学结构如何调控团聚体结构则缺乏深入研究.[方法]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施肥试验,选取不施肥(CK)、施用氮磷肥(NP)、施用氮磷钾肥(NPK)、施用...  相似文献   
998.
以江苏省江都市水稻为例,基于地力差减法预测氮肥用量、 养分丰缺指标法预测磷钾肥用量,构建县域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分析2005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当种植水稻预测目标产量为6825~9270 kg/hm2(平均为8145 kg/hm2),氮肥推荐用量为146.42~57.4 kg/hm2(平均为207.5~ kg/hm2)。磷钾肥施用标准: 当有效磷含量高于21 mg/kg,不推荐施用磷肥;当有效磷含量在17~21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40.5 kg/hm2;当有效磷含量在10~17 mg/kg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 48 kg/hm2;当有效磷含量低于10 mg/kg 时,推荐施磷(P2O5)量为64.5 kg/hm2。当速效钾含量高于140 mg/kg,不推荐施用钾肥;当速效钾含量在115~140 mg/kg时,推荐施钾(K2O)量为 22.5 kg/hm2;当速效钾含量在60~115 mg/kg时,推荐施钾(K2O)量为40.5 kg/hm2;当速效钾含量低于60 mg/kg 时,推荐施钾(K2O)量为 82.5 kg/hm2。同时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进行校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试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是可行的,从而为构建县域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了方法,达到因土施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以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新兴社区为例对平原区洪涝灾害调查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分析平原区洪涝灾害调查评价原理、特点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灾害场次频率分析法和实测水面线反推法从低洼易涝和外洪威胁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告知预警和警戒预警雨量及水位预警指标;通过绘制地势图及H-F-V关系图,根据危险区划分标准确定新兴社区为洪涝灾害一般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00.
明沟与暗管排水工程对盐碱地开发的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盐碱地开发整治工程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黄骅市盐碱地开发项目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盐碱地开发工程前、明沟排水工程和暗管排水工程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容重、有机质含量、含盐量、pH值、和含水量等指标的差异。并建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明沟排水工程对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高于暗管排水工程,而暗管排水工程对于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效果显著,降低速度快。经过明沟和暗管排水工程实施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从0.1330、0.2200增加到0.7440、0.6807,明沟排水较暗管排水工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高出23.29%。总体来说,明沟和暗管排水工程均能有效改良土壤,明沟与暗管排水工程相比实施后的效果更好,且暗管排水工程对含盐量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