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353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49篇
  335篇
综合类   86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22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核桃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及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礼品1号为例,分别测定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叶片中不同生育期N、P、K的含量,结果表明,核桃叶片中N、P、K含量在幼龄叶中最高,整个生育期内核桃叶片中N、P、K含量总体上呈逐渐降低。早实核桃的N、P含量比同期的晚实核桃高,且差异极显著;而K含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42.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999年和2004年沙化土地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了沙化土地类型变化、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沙化土地中林地变化的原因,并对各种沙化土地的变化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5年来,河南省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措施得力,模式可行,但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3.
以镇赉县2004年和2014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基础,分析森林资源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全县经营总面积由2004年的475 498 hm2减少到2014年的471 028 hm2;有林地面积由35 226.4 hm2减少到34 831.7 hm2;灌木林地面积由4 082.1 hm2增加到4 330.2 hm2。森林覆盖率为8.31%,较2004年(8.27%)提高了0.04%。活立木总蓄积量2 295 601 m3,较2004年(1 990 854 m3)提高了15.31%。针对森林资源现状提出了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市2004年和2009年两期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沙化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同时,对呼和浩特市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治理成效做出定性的评价,并从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进程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145.
周发金 《绿色科技》2015,(3):106-108
以云南省会泽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和2012年会泽县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简述了目前该县的森林资源现状,针对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以及森林蓄积量等多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6.
水域面积变化特征反映了自然和人为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参考价值。选取普者黑流域1998~2018年共13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水体指数ENDWI的方法计算普者黑流域水域面积数据,分析研究区22年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合同时期的气象、植被、人类活动因素,探讨了引起流域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1998~2018年来普者黑流域水域面积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湖泊地区。其中,1998~2002年水域面积缓慢增加(动态度为0.39%);2002~2010年为水域面积迅速减小阶段(动态度为-1.13%);2010~2019年为水域面积迅速增加阶段(动态度为0.96%);2010年面积最小(557.82 km2),2003年面积最大(620.94 km2),2003年面积最大(620.94 km2);(2)1998~2018年气温、降雨、植被与研究区水域面积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人类活动中社会经济因素对水域面积变化呈极显著相关(R2);(2)1998~2018年气温、降雨、植被与研究区水域面积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人类活动中社会经济因素对水域面积变化呈极显著相关(R2=0.883)。研究显示,1998年以来人类活动对普者黑流域水域面积的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水资源总体上呈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7.
为揭示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动态特征并探讨其快速检测方法,于2018年水稻生育期对稻田田面水的氮素浓度、常规水质参数进行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人工栽秧稻田田面水的TN和NH4+-N浓度在施基肥后1周分别迅速降至4.03 mg/L和3.02 mg/L,至下次施肥前变化趋于平稳,TN和NH4+-N在追肥后2 d到达峰值,1周左右趋于平稳,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氮素动态特征与人工栽秧基本一致。基肥期田面水的TN和NH4+-N从峰值随时间的衰减趋势近似符合指数衰减规律,人工栽秧和机插秧稻田田面水的TN浓度在基肥期峰值出现后2周内衰减幅度分别为62%和72%,NH4+-N的衰减幅度分别为80%和83%。以DO、EC、pH、ORP为自变量,TN为因变量,得到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服务于稻田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的监测和管理,按照GB 18918—2002中TN的限值15 mg/L(一级A标准)和GB 3838—2002中TN的限值2 mg/L(Ⅴ类)对TN的排放进行分级,得到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0%,基本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针对三峡库区柑橘树根区60 cm深土壤水分建立ARIMA(1,1,1)模型.结果表明,拟合区与预测区相对误差分别为0.37%~7.67%、2.83%~5.56%,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3%、4.52%,均小于5%.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与预测柑橘树根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其他作物根区的土壤水分监测,为农作物优质生长、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9.
以色季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急尖长苞冷杉林为对象,基于2018—2019年自动观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安培空气离子评价系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的动态变化、空气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春、夏、秋、冬各季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14:00、14:00、12:00、11:00,日间显著高于夜间(P<0.05).急尖长苞冷杉林NAIC月变化呈现为"N"字型,8、12月出现峰值,8、11、12月显著高于1—5月(P<0.05),其他月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急尖长苞冷杉林NAIC在各季节表现为:夏(1577个·cm-3)>秋(1568个·cm-3)>冬(1428个·cm-3)>春(1217个·cm-3),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湿季略高于干季,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年各月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值均>1,空气质量属于A等级,最清洁水平.结合单极系数q值,后半年空气质量更佳.急尖长苞冷杉林NAIC与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水汽压、时平均风速、时平均风向、地表温度、土壤热通量、日照时间、降水量、大气压、总辐射、紫外辐射等13个气象指标均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剔除空气湿度、时平均风向、总辐射3个指标后,水汽压、时平均风速、地表温度、土壤热通量、日照时间、降水量、大气压主要通过空气温度和紫外辐射发挥作用,剩余通径系数为0.694.急尖长苞冷杉林全年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受空气温度和紫外辐射的控制,同时还需考虑除气象指标以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石河子市1990、2000、2006、2015、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解译判读,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石河子市1990—2018年4个阶段各类用地的动态演变情况.以此为基础构建Markov模型,预测未来12年石河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建立石河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石河子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来看,建设用地逐渐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草地以较小的幅度递增,林地先增加后减少,水域先减少后增加.(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上看,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在2000—2006年最高,土地利用变化最快.(3)从土地利用程度来看,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时土地利用率逐年上升.(4)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前期人们会优先考虑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将其价值利益最大化;同时大量的耕地也将向建设用地转变.(5)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首要人文驱动因素,人口因素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