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明确了刑罚目的的概念,辨析了刑罚目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评述了报应刑论、目的刑论,折衷刑论和我国学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看法,即刑罚直接目的是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根本目的是保护法益。  相似文献   
22.
非监禁刑是在监狱等监管场所之外对犯罪人适用的刑罚,是对犯罪人不剥夺自由的刑罚.伴随着社会发展、观念更新,作为与犯罪对应存在的、惩罚犯罪手段的刑罚,应该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犯罪的形式、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刑罚的理念和种类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确立轻缓、宽和、非监禁的刑罚理念,增加非监禁刑的种类,完善现有的非监禁刑制度,把能否对犯罪人适用非监禁刑作为必经程序纳入法庭审理阶段,扩大适用非监禁刑的范围.  相似文献   
23.
在罪刑关系上,学界长期以来强调罪对于刑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了刑对于罪的决定作用。刑罚对犯罪的成立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刑罚反制。刑罚反制的根据在于刑罚具有相对于犯罪的独立性、刑罚与犯罪具有相互依存性、刑罚与犯罪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性以及刑罚目的对手段具有制约性。刑罚反制不仅体现在刑法观念中,而且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  相似文献   
24.
罗克辛教授将刑事政策置入刑法体系内,解决了刑法体系与刑法教义学、社会发展与立法相对滞后的矛盾,这对我国构建刑法体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将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置于刑法体系内,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罪责中融入刑事政策,形成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能解决个案正义与刑法体系稳定性的冲突,兼顾刑法体系逻辑性与刑事政策价值性双重优点,防止刑法体系僵硬化之危险,发挥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灵活性之优势。  相似文献   
25.
现代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说过,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亦即,不管刑罚多么严酷,但如果总有人能例外地逃避惩罚,那么刑罚的威慑力也必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6.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然而,有些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却置法律于不顾,“三十六计走为上”而驾车逃逸,企图一逃了之。1999年3月27日,罗某驾车由安徽省宣城返回黄山市屯溪,28日凌晨途经黄山市歙县鸿门里路段时,在与前方来车交会时,与同方向骑自行车的胡某相撞发生事故,罗某见四周无人,就与同车人将被撞人胡某抬至路肩(后因伤势过重而死亡),将自行车移到路边,然后驾车逃逸,消失在黑夜之中。歙县警方接到事故报案后,经过调查取…  相似文献   
27.
我国刑法学界对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始终存在分歧,这根源于对刑事责任的本质的理解差异。在德、日刑法理论中,尽管存在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的争鸣,但其基本语境和犯罪论结构决定了“责任”表明的是一种由主观罪过引起的可谴责性,是否具备“责任”是犯罪成立评价中的重要阶段。立足于我国语境和刑法理论体系,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是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后,行为人应该承受刑罚惩罚的法律地位及价值评价。应受刑罚惩罚性是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的本质。  相似文献   
28.
河南鄢陵县彭店乡新庄村一,二组共有岗地1.2公顷,为许尉高速公路中铁十三局第四标段协议取土用地。2003年12月,该村村委会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签订了以青苗费每公顷18000元,复耕费每公顷3750元,土方价每方0.8元为主要内容的取土协议。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专制走向民主,刑罚这种最为严厉的法律,也逐渐地由重刑化走向轻刑化.而在刑罚整体轻缓化的趋势中,刑罚效益的获得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刑罚效益的优劣直接取决于刑罚成本的合理配置.如何在坚持刑罚朝着轻缓化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刑罚的优效益呢?科学地合理配置刑罚成本不仅关系到刑罚的整体轻缓化的存在意义,也关系到刑罚自身的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30.
孙聪慧  武建敏 《河北农机》2020,(2):103-103,109
终身监禁制度发源于西方废除死刑探索的过程中,是由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里亚率先提出的以"终身苦役刑"[1]作为死刑的替代刑的伟大构想。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日趋复杂,公民对于生命权的保护越来越注重,作为替代死刑的终身监禁制度也倍受世界各国高度关注。通过对域外良法的不断学习,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中也新增了终身监禁的刑罚措施。毕竟人生终究不能重演,生命不可以复制。因此加强完善我国的终身监禁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