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杉木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闽北 1 1~ 2 7年生杉木人工林的 36块临时样地和 2 5块固定样地材料 ,研究立地、年龄、保留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对杉木林分材种出材率变化规律的影响 .研究表明 :影响杉木中小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和培育年限 .地位指数大于或等于1 6,保留密度为 1 0 0 0~ 1 40 0株 /hm2 ,年龄为 2 0~ 2 5 a时 ,适于培育中径材  相似文献   
72.
滇南热区4种主要用材树种主伐年龄确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文试验林场和周围的思茅松、西南桦、山桂花和铁刀木4树种人工林为调查对象,用标准木为解析对象来分析各树种生长特性与生长过程。根据生长特性、木材性质和市场需求确定了各树种主伐年龄:思茅松的主伐年龄为30年,此时其出材率为73.7%;西南桦主伐年龄为20年,此时其出材率为70%;山桂花的主伐年龄为30年,此时其出材率为71%;铁刀木的主伐年龄为45年,此时其出材率为69.1%。  相似文献   
73.
根据洋口国有林场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样木资料,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和遗传算法建立可变参数削度方程,编制杉木人工林单木二元材种出材率表,为准确估算材种出材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西江林业局尾巨桉人工林一元材种出材率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省西江林业局尾巨桉无性系人工林中选择并设置70个标准地,分别进行林分因子调查,同时选择163株样木以2.0 m或2.6 m段材长分径阶进行样木伐倒造材,以实际经济材造材出材率为基础拟合并选择较优的单株木一元材积比方程,然后根据材积比方程进行理论造材并编制尾巨桉单株木一元经济材出材率表;接着利用单株木一元经济材出材率表对所调查的标准地进行理论造材,以林分理论造材出材率为基础拟合并选择较优的林分一元材积比方程,最后根据材积比方程研制尾巨桉林分一元经济材出材率表。所编制的数表均符合国家精度检验标准,可为本地区桉树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利用回归方程建立杉木地径与胸径、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福建省杉木二元材积公式和出材率表编制了红旗林场杉木地径一元材积表和出材率表,经检验,其精度符合要求,适合红旗林场杉木林分使用.  相似文献   
76.
77.
利用削度方程编制材种出材率表是目前出材率表编制的发展趋势,分析当前计算机理论造材在编制材种出材率表时存在通用性低、灵活性差、交互性弱的问题。为了满足林农灵活造材需要,提出了通用理论造材技术并进行研究。对计算机理论造材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理论造材技术流程、各区分段造材流程和相应的数据库结构,采用Arc Engine技术和C#编程技术实现了相应功能并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通用理论造材技术效率高、成本低、使用灵活,林农可以针对不同树种、不同造材方案灵活造材并预估相应收益。计算机应理论造材技术为各基层森林经营单位快速编制材种出材率表提供技术支撑,对单株活立木造材动态监测和收益预测更加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78.
小径低等原木加工利用中的制材-干燥-纵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元  李传信 《林业科学》2007,43(10):100-105
以制材、干燥、实木产品加工生产之间内在联系和影响为主要原理,对直径为14~24 cm的3等柞木原木分别采用制材-干燥-纵剖(SDR)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生产集成材进行对比试验.两面下锯法提高了毛边板出材率和生产率,有效控制了毛边板的干燥变形.结果表明: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较,刨光材等级率未降低的情况下,SDR工艺提高了原木到集成材木材利用率5.41%.  相似文献   
79.
浅谈提高小径原木制材出材率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木材加工技术落后,长期处于简单利用资源的粗加工、半成品加工状态,以致于作为原料的天然林大径级原木严重缺乏,供需矛盾日趋扩大.据有关资源调查,在国有林区,生产商品材原木的直径在14~28 cm,由于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小径原木逐渐成为木材加工的主要原料.针对当前原料变化的趋势,探索寻找适合小径原木的加工工艺,减少废料,提高成材的出材率,必须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0.
通过对54块毛白杨林的材种出材率(量)分析,认为立地指数SI≤16.0m的林分应培育以椽材为主的小径材;18.0m≤SI≤22.0m时,林分的经营目标可定为以檩材为主的中径材林;当SI≥24.0m时,可生产柁材等大径级材。柁材林的主伐密度以400~600株/hm2为主;檩材林的适宜密度为600~900株/hm2;经营椽材的林分密度以1000~1200株/hm2的收获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