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59篇
  免费   1756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林业   1205篇
农学   1414篇
基础科学   326篇
  1463篇
综合类   13696篇
农作物   1123篇
水产渔业   914篇
畜牧兽医   6751篇
园艺   2977篇
植物保护   3058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703篇
  2023年   1077篇
  2022年   1371篇
  2021年   1412篇
  2020年   1355篇
  2019年   1196篇
  2018年   647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1054篇
  2015年   1152篇
  2014年   1502篇
  2013年   1272篇
  2012年   1771篇
  2011年   1828篇
  2010年   1579篇
  2009年   1538篇
  2008年   1518篇
  2007年   1290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107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784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6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一、减蛋综合症这是一种传染性疾病,25~36周龄产蛋鸡发病率最高。该病表现为病鸡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停止产蛋,蛋壳褪色,表面不平或产软皮蛋。该  相似文献   
982.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新疆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宋蓓 《植物检疫》2004,18(5):266-268
用一对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的特异性引物D1和D2进行PCR扩增,对于落叶型黄萎病菌,该对引物可特异性地扩增产生一段550bp的产物,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则不能被扩增.供试的35个新疆黄萎菌系中,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大小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表明目前新疆已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用此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疫和鉴定落叶型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983.
植物内生菌分布广,种类多。含有内生菌的植物宿主往往具有生长快、抗逆境、抗病害等优势,比未感染内生菌的植株更具生存竞争力。植物内生菌的防病机理主要表现在通过产生抗生素、水解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碱类物质、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增强宿主植物的抵抗力以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另外,对植物内生菌的分离、筛选和检测方法,利用植物内生菌控制植物病害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84.
985.
禽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大肠杆菌病是指部分或全部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其抗原性复杂,血清型多样,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变,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大肠杆菌性肉芽肿(Hjarre氏病)、气囊病(慢性呼吸道疾病,CRD)、蜂窝织炎、肿头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卵黄囊感染等。大肠杆菌病在哺乳动物主要引起肠道疾病,而在禽类,当宿主防御能力下降时,常引起继发性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大肠杆菌病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2〕。大肠杆菌病自1894年首次被报道以来,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已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986.
实验分别采用以Ca3(PO4)2或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液体培养基接种真菌(F2),在25℃,18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132h,通过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培养液的pH、速效磷含量、菌丝体重和菌体所吸收的磷含量,研究真菌F2的生长动态及解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逐渐降低,溶磷量逐渐增加,菌体重量增加;菌株的溶磷量、菌丝体重量与培养液的pH存在负相关关系;F2解无机磷(Ca3(PO4)2)的能力要强于解有机磷(卵磷脂)的能力;F2菌株在摇床培养108h时,菌丝体重量达到最大值,其解磷效果也最佳。  相似文献   
987.
从连作苹果园健康苹果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苹果连作障碍镰孢属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XC1,该菌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9.8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目前菌株XC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20057。苹果连作土盆栽试验表明,XC1菌肥处理能显著促进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的生长,其株高、地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8%、34.8%、121.1%和96.0%;显著提高连作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57倍、2.71倍、1.21倍和1.79倍;显著减少连作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提高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且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比对照降低了76.4%。这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抑制连作障碍病原菌的效果明显,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能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988.
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季大棚番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荣威"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设置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CK;依据目标产量计算全氮处理,T1;减氮30%处理,T2;増施20%有机肥处理,T3),研究不同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土壤酶活性、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与T1处理差异均不明显,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采收盛期T2处理4种土壤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活性及肥料利用率均最高,春季氮、磷、钾肥利用效率分别为36.66%、60.51%、26.19%,肥料偏生产力为237.17kg·kg~(-1);每667m2产量为9 952k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T1处理显著提高79%。因此,T2处理(每667m~2施入N:21.01kg;P_2O_5:2.71kg;K:18.24kg)产量最高,施肥效果最佳,推荐为杨凌区春季番茄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989.
《畜牧与兽医》2014,(8):67-71
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弗氏枸橼酸杆菌的ldh基因、奇异变形杆菌的ureR基因和迟缓爱德华菌的fimA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和4个Taqman探针,通过对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估,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沙门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迟缓爱德华菌的四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的检测到4种目标菌株的单一模版及混合模板,未发现不同成分间的交叉反应,最低检出限均为103cfu/mL;对22种非目标病原菌进行检测均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四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上述4种致病菌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90.
索觅如 《畜禽业》2007,(12):34-34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达15%~35%,致死率达50%~80%,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近年来,仔猪水肿病虽有所缓和,但仍不能忽视。及时确诊本病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