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地区不同载畜率对冷蒿构件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蒿生长时期和载畜率是影响冷蒿构件数量的关键因素,相同载畜率水平下,冷蒿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为生长末期〉生长盛期〉生长初期,生殖枝8月最多,冷蒿生长盛期和末期,轻牧区的营养枝密度、不定根密度和匍匐茎长度显著增加(P〈0.05);同一生长季节生殖枝随载畜率的增大显著下降(P〈0.05),极度干旱的2005年没有形成生殖枝,说明干旱也是限制冷蒿生殖生长的关键性因子。荒漠草原地区冷蒿的繁殖格局以营养繁殖为主,占到80%以上,随载畜率的增加,冷蒿的营养枝分化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祁永  杜丽霞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7,15(2):168-172
重度放牧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有性生殖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严重影响其有性生殖;冷蒿生殖枝分化率、生殖枝花序数、种子产量、种子成熟度和发芽率之间在同一牧压下表现并不一致,在不同牧压下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放牧强度起调节作用是冷蒿对放牧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冷蒿浸提液对3种牧草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25mg/mL)甲醇浸提液完全抑制牧草生长,在低浓度(5mg/mL)水浸提处理下各项指标多数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他各个浓度处理对阿尔冈金苜蓿、黄花草木樨根长和苏丹草茎叶长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8.0%~100.0%、22.5%~30.9%、19.7%~100.0%,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可见,冷蒿浸提液对植株生长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的直接影响包括动物的采食和践踏。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耐牧性,采用人工机械损伤(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方式处理盆栽冷蒿地上枝叶,分别测定冷蒿叶片和根系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同时测定了抗氧化防御酶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冷蒿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升高,膜质过氧化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机械损伤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处理下,冷蒿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径抗坏血酸还原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增强,抗氧化剂(AsA和GSH)的还原力(ρAsADHA值和ρGSHGSSG值)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重度机械损伤下AsA-GSH循环效率显著降低(P≤0.05)。冷蒿根系抗氧化防御系统对机械损伤也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能力。综上所述,机械损伤使冷蒿体内ROS质量摩尔浓度升高,且冷蒿能够在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下快速、有效地启动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清除体内过量的ROS,维持一定的AsA-GSH循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耐损伤能力。图4表1参42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8月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60位蒙古族牧民进行了有关冷蒿民族植物学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牧民对冷蒿的认识深,评价高。认为冷蒿为最好的饲用植物,除其优良的饲用价值外,冷蒿还具备其它作用,它是蒙药、中药药用植物,在民间常用作蛆虫疗伤的兽药和梵薰房屋净化空气、驱蚊蝇的妙方,冷蒿在蒙古族牧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放牧率下冷蒿小禾草草原放牧演替规律与数量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汪诗平  李永宏 《草地学报》1998,6(4):299-305
研究不同放牧经的围栏轮牧。结果表明,在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1.33-2.67羊/hm^2的放牧率将使草原发生逆行演替,导致禾 草的比例增大,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匀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利用式发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水分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生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生殖枝数量、重量以及水分对繁殖分配与种群密度、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水分有利于克氏针茅的生殖生长,而不利于冷蒿;增加水分时,克氏针茅繁殖分配比例随着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但冷蒿则呈降低趋势,但随着生物量的增加二者变化不大;水分、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对克氏针茅和冷蒿繁殖分配比例均产生影响,表明两者的繁殖分配是与表型可塑性的变化密切相关,而不受遗传控制。  相似文献   
18.
于2002年8月在内蒙古四于王旗对不同圈栏年限冷蒿-小禾草放牧草原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围栏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性状都优于全午放牧草地。随着围栏时间的增加,植物群落特征发生了变化,土壤的理化性状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不如植被变化明显。土壤性状对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的响应程度表现为土壤水分含量与客重最为敏感,土壤养分含量较为敏感,而土壤机械组成则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枯草层和覆土深度及其互作对冷蒿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枯草和冷蒿种子为试材,设覆土深度4个水平(0、0.5、1.0和2.0 cm),枯草层重量4个水平(0、50、100和200 g/m2),按2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覆土深度对冷蒿出苗率的影响显著,随着覆土深度增加,冷蒿出苗率显著降低,覆土1.0 cm的出苗率较不覆土的降低5倍多,覆土2.0 cm时出苗率为0 枯草层对出苗影响不显著,但对生长表现(株高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少量枯草层(50~100 g/m2)有利于植株生长,而当枯草层达200 g/m2时,枯草层的物理阻碍作用显著,冷蒿的生长表现都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结论]枯草层和覆土深度均显著影响冷蒿种苗建植,两者互作也显著影响冷蒿出苗率。  相似文献   
20.
冷蒿浸提液对几种饲用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和50%甲醇浸提液对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5 mg/mL水浸提液使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9%、7.1%、3.6%、5.9%和1.8%;冷蒿茎叶水浸提液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期间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分配与积累,进而抑制幼芽与幼根的生长,使五种饲用植物幼芽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5%、8.3%、14.2%、13.0%和3.6%,幼根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0%、4.8%、18.5%、30.7%和4.7%;在相同浓度下,甲醇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