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9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340篇
基础科学   685篇
  1397篇
综合类   5420篇
农作物   9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4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9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陕西省气候波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积分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了陕西省气候波动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指出在陕西省气候波动中以降水波动对冬小麦产量波动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温度和日照。并相应地提出削减气候波动对产量影响的技术措施,可供农业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利用矮孟牛中一种新型小麦-黑麦复杂易位IRS·7DS,1BL·7DL与1BL·1RS易位所构建的一套重组自交系(包括109个F6株系)和8个矮孟牛衍生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9个F6株系中,纯合复杂易位占69个,纯合1BL·1RS占36个,二者比例约2∶1,杂合类型占4个,出现频率4/109;对矮孟牛8个衍生品种的分析表明,6个品种包含来自矮孟牛的  相似文献   
103.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能够实时准确地对小麦进行长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一种自主研发的便携式LVF光谱仪的软硬件结构,采集冬小麦冠层叶片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冬小麦组分信息的内嵌反演模型,使其成为可以测量冬小麦叶片组分信息的专用型光谱仪。同时,用校验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6和0.876。结果表明:便携式LVF光谱仪在冬小麦叶片组分信息的检测方面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04.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5.
于2019—2021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3个因素,主处理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个生物炭水平:0 t·hm-2和7.5 t·hm-2,副副处理设2个脲酶抑制剂水平:0%和2%,共20个处理,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以及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较不施生物炭处理分别增加4.4%和2.9%、2.3%和3.0%、25.8%和13.5%、4.9%和6.1%、4.5%;氮肥单独配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和冬小麦产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且氮肥和生物炭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施用脲酶抑制剂显著增加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不施脲酶抑制剂处理分别提高1.5%和3.0%;氮肥单独配施脲酶抑制剂可提高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但氮肥与脲酶抑制剂无显著...  相似文献   
106.
粮饲兼用型冬小麦鲁原886是我所于1997年利用航天搭载与同位素示踪技术选育而成的新品系之一。在品比和示范试验中表现为抗旱、高产、稳产。为进一步探讨该材料的生产性能,我们在田间条件下,进行水旱对比试验,以为该材料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石冬七号是耐 (抗 )盐碱品种,苗期耕作层土壤含盐碱量在 1.5%左右,出苗整齐,越冬性好,返青快,长势旺,中期生长稳健,茎秆粗硬,抗倒力强.后期抗干热风,耐高温,籽粒饱满,千粒重稳定.在区试中比对照增产 15.6%,在耐盐碱试验中比对照增产 13.6%,籽粒蛋白质含量 14%. 1999年通过石河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疆中、下等肥力的盐碱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108.
冬小麦品种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遗传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Griffing方法Ⅰ,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对6个冬小麦品种的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平均灌浆速率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和反交(R)效应均不同程度的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均方比1.4268∶1.6839∶1;平均灌浆速率遗传以非加性基因效应占优势,加性基因效应次之;其广义遗传力为60.67%,狭义遗传力为78.69%.以综合性状评价河农2552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109.
浅山干旱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连公 《耕作与栽培》2002,(5):17-18,30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小麦生产上台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地膜穴播、地膜沟穴播、膜侧沟播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种植模式特色明显,增产效果各异。为了进一步确定陇东南地区旱地农业主要推广模式,为旱地小麦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浅山干旱地区进行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43份小麦品种的诸性状对穗粒重的影响。经过30年的演变,对百穗粒重贡献大小的顺序是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和株高。但穗粒数和千粒重对百穗粒重的贡献相差不大。可见提高穗粒重的主要途径应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