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67篇 |
免费 | 519篇 |
国内免费 | 2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7篇 |
农学 | 218篇 |
基础科学 | 1342篇 |
382篇 | |
综合类 | 4386篇 |
农作物 | 503篇 |
水产渔业 | 65篇 |
畜牧兽医 | 996篇 |
园艺 | 338篇 |
植物保护 | 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71篇 |
2023年 | 611篇 |
2022年 | 691篇 |
2021年 | 810篇 |
2020年 | 625篇 |
2019年 | 546篇 |
2018年 | 200篇 |
2017年 | 403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490篇 |
2012年 | 509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275篇 |
2009年 | 300篇 |
2008年 | 307篇 |
2007年 | 229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伪狂犬病病毒(PRV)gC膜外区部分基因的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Bartha(PRV Ba)株gC基因的序列(NC EU719641),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PRV Ba株为模板,PCR扩增出PRV gC膜外区部分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为35 ku的重组蛋白,命名为pET-gCN813.按照His-Bind纯化试剂盒说明书纯化表达产物,获得融合蛋白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32.
33.
湖北省茶产业资源丰富,旅游业较发达,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产业融合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目前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茶文化挖掘力度不足、产业链不长、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基于此,通过对湖北省茶旅融合的内容和成效进行分析,根据茶旅资源特点提出发展对策,助力于茶旅融合品牌打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融合多源图像信息的果实识别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线变化与目标重叠是影响自然环境中果实正确识别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两者的影响,研究了融合多源图像信息的果实识别方法。在图像配准的基础上,优选了H分量图与幅度图像作为待融合的源图像;由模糊推理系统(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决定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策略实现图像的像素级融合;根据融合图像中果实区域的分布规律,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方图的首阈检测法以获得最佳的果实分割效果;利用深度图像的统计特性,设计了一种逐层分割图像的方法以解决重叠果实的分离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多源融合图像用于果实识别与定位比单一图像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与鲁棒性,对重叠果实的正确识别率在83.67%~94.22%之间。 相似文献
35.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 相似文献
36.
37.
38.
生长抑素(SS)与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相融合生成的2种基因工程化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因工程化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硫氧还原蛋白(Thioredoxin)融合蛋白SS-N/X和SS-N/S的表达产量、水溶性、Triton X-100对SS融合蛋白水溶性的影响、包涵体的溶解和复性特点以及SS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30℃的低温下用IPTG诱导表达,SS-N/X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占75.8%,色涵体仅占24.2%;而SS-N/S融合蛋白则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占81.1%,可溶性蛋白仅占18.9%;32C载体(pEG-32C)蛋白则居二者之间,可溶性蛋白与包涵体大约等比例出现。SS-N/S在低温下诱导可超量表达SS融合蛋白,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94%。0.5% Triton X-100对融合蛋白的不溶性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几乎可使所有的SS-N/X融合蛋白和大部分SS-N/S融合蛋白及32C硫氧还原蛋白变成水溶性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在尿素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SS-N/S包涵体,2mol/L尿素可使近一半的32C硫氧还原蛋白包涵体溶解,而SS-N/S包涵体只有27.5%溶解;但在5mol/L尿素时,两者均可基本全部变为可溶性的。在SS融合蛋白包涵体溶解时加入还原剂二硫苏糖醇,可明显降低SS的抗原性。SS融合蛋白(水溶性融合蛋白和复性后的包涵体)具有良好的S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由SS融合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试验用疫苗,免疫BALB/c小鼠、仔猪和羔羊等动物,可显著提高免疫动物的增重。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