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21篇
  352篇
综合类   2136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居民点整理是缓解城乡交错带耕地压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理顺用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是居民点整理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该文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探讨了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模式、潜力分析、等级划分以及效益分析等,为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2.
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采取土地整理,它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根本性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同时,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土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安全,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对区域水资源、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从而探求能够保证土地整理项目区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3.
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及其农用环境容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城市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取决于城市污泥中的污染物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该文分析了重庆市1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Cu,Zn,Pb和Cd含量及形态,根据土壤环境容量及氮肥施用量计算了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的最大施用量和年施用量。结果表明,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Zn、Cu、Pb和Cd含量分别为362.12~725.32mg/kg,69.84~170.22mg/kg,21.25~107.24mg/kg和1.26~4.25mg/kg。污泥中不稳定态Zn、Cu、Pb和Cd的比例分别为42.89%~44.74%,2.69%~9.45%,0.95%~12.06%和61.05%~79.91%。根据土壤重金属的静态容量,计算出重庆主要旱地土壤紫色土和黄壤城市污泥的一次性最高施用量分别为384.62t/hm2和98.90t/hm2。根据土壤重金属动态容量,以15、20、50为年限,计算出的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紫色土为66.10,60.91和55.71t/(hm2·a),黄壤为30.32,28.99和27.53t/(hm2·a)。根据作物的需氮量计算城市污泥的年施用量为3.04~6.40t/(hm2·a),该施用量低于根据土壤环境的动态容量计算的施用量,按此用量施用城市污泥更安全。  相似文献   
74.
浅议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其强 《福建农业》2005,(12):11-1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为实现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而采取“占一补一”的措施,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基本上能做到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我省的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是查清集中连片土地开发、复垦耕地后备的类型、数量、质量、利用状况、权属以及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并进行了科学评价,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提出开发利用措施等工作。这项工作将对今后我省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下面,就我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情况,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如何应对占补平衡做个探讨。一、我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75.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地确权显著提升了农民主观幸福感,与未确权的农民相比,已确权的农民主观幸福感更高;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增加农业收入和减少家庭抵押借贷是农地确权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健康状况良好、村庄地处丘陵和山区以及东部地区的样本上。为此,应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地确权成果,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凸显农地生产性功能,不断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6.
本文基于32种主要农产品的2011-2020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产品利润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地流转提高了农产品成本利润率.虽然农地流转同时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总成本,但是对前者的影响远大于后者,从而提高成本利润率.并且,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土地成本,但是对生产成本的降低较小,从而总体上提高了总成本.重新测算农地流转率后上述结果较为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农地流转对粮油农产品和非粮油农产品的影响相反,降低了粮油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主要原因是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粮油农产品的土地成本,但是并没有提高产量、减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总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出租转包形式占比显著降低粮油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而股份合作形式则相反,能够提高成本利润率,主要原因是股份合作形式虽然没有增加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是显著减低了土地成本,从而降低了总成本.  相似文献   
77.
东北黑土保护区在春季进行少耕播种时,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处理难、根茬粗大等情况,导致种床清理不干净,出现晾籽和机具堵塞等,为此设计一种主动式种床整理装置。通过对秸秆清理装置、种床少耕装置、传动系统等核心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相关结构及位置参数,以拨草轮转速n、作业速度v、回转半径r为试验影响因素,选取种床秸秆清理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软件优化可得:当拨草轮转速n为115r/min、作业速度v为3.5km/h、拨杆回转半径r为260mm时,种床秸秆清理率达到最优为65.5%;在最佳参数组合下进行田间验证,得出种床秸秆平均清理率为67.4%,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一次完成种床秸秆清理、种带旋耕施肥、种床深松、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该研究可为在东北垄作地区大面积推广玉米少耕播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8.
刘继尧 《茶叶通讯》2007,34(4):21-21
为庆祝湖南省农科院院庆100周年(2002年)院组织编写湖南省农科院概史,领导安排我承担茶叶所部分.在编写过程中,翻查本所有关科研资料档案,看到本人在1963年曾做过茶树果实生长测定,原始纪录完整,但没有完成基本的资料整理.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以1998—2019年约22年间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中关于农地制度研究的364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计量角度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共现图谱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了中国农地制度研究领域在论文数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载文期刊等方面的文献概况,并追踪农地制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发现中国农地制度研究起步较早,已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趋向多元化,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研究团队。而未来还需加强团队和机构合作,搭建成熟的科研合作网络,并朝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化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农地制度理论。  相似文献   
80.
以成渝经济区为研究区,比较成渝地区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地域差异,评估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可持续性.选取成都平原区的广汉市和重庆山地丘陵区的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基于两个区域的1 102份调查数据,运用能值分析法分析两地农地经营方式转变的差异.由于资源禀赋、家庭特征、经营方式、流转市场、流转价格等因素的差异影响,江津区与广汉市农户农地流转呈现区域"悖反"现象;从能值分析来看,广汉市通过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降低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了良性的农业集约化;而江津区通过高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农业产业模式大幅提升农业产出,但过度追加不可更新要素的投入方式却不可持续,引起了劣质的农业集约化.因此,就转变农地经营方式而言,成都平原区应着眼于"降本增效",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重庆山地区应着眼于"提质增效",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