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6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6篇 |
农学 | 63篇 |
基础科学 | 116篇 |
63篇 | |
综合类 | 893篇 |
农作物 | 65篇 |
水产渔业 | 94篇 |
畜牧兽医 | 1794篇 |
园艺 | 46篇 |
植物保护 | 1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91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62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MSA-2c、GST-HSP20、GST-Tams1作为抗原,对2006~2008年全疆14个地州的牛梨形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使用三种已建立的牛梨形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1)在三年采集的1340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牛梨形虫阳性血清280例,感染率为20.90%,其中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泰勒梨形虫单一感染率分别为8.21%(23/280)、15.71%(44/280)和43.93%(123/280)。(2)新疆牛梨形虫混合感染上升,为15.35%,甚至出现个别的三重感染。(3)2008年在流行区内的牛梨形虫感染率高达74%(37/50),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分别64.85%(24/37)和35.15%(13/37),流行区的混合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新疆牛梨形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感染率逐年增加,疫区不断扩大,混合感染使疫情趋于复杂化。这是新疆首次利用血清学方法对全疆牛梨形虫病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现代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现实养禽生产需要预防免疫的疾病种类较多,怎样能够简化免疫程序,减小应激水平和避免重复多次进行免疫注射,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之一。将鸡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V)和H9N2亚型禽流感(AIV)等四种病毒(简称新支减流)联合在一起复 相似文献
123.
兔抗敌百虫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敌百虫的结构特征,将其改造成新的半抗原,并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共价偶联,作为免疫原和包被原进行抗体制备及ELISA试验,其抗血清效价达到6.553 6x107.建立了闻接竞争ELISA方法,并优化了工作条件;方阵测定确定了包被抗原最佳浓度为10μg·mL-1,抗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2.048X106;建立了ELISA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在50~3 500 ng·mL-1浓度范围内,标准工作曲线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0ng·mL-1. 相似文献
124.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鳗弧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鳗弧菌E3-11菌株的兔抗血清,并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诊断鳗弧菌的方法。该方法能检出⒈5×105个·ml-1浓度的E3-11菌株,对患病鱼体的组织培养物鳗弧菌进行检测,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柱状纤维粘细菌(C.columnaris),非01霍乱弧菌(Non-01)等几种在养殖中主要致病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同时该反应过程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实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鳗弧菌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为了解蓝藻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在罗非鱼体内的分布及累积传递过程,2008年6~8月采集了高密度蓝藻池塘及太湖网箱内的鱼样及水样,用ELISA法对鱼样和水样进行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池塘水体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在0.123~0.514μg/L,MC-LR含量随着藻密度的下降而降低,对照组水体MC-LR浓度显著高于实验组MC-LR含量。池塘鱼体肌肉组织微囊藻毒素MC-LR累积含量在1.194~3.615ng/g,肝脏组织微囊藻毒素MC-LR累积含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将池塘与网箱罗非鱼转至无微囊藻水体中暂养,跟踪检测MC-LR含量变化,池塘和网箱鱼体肌肉组织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均低于人体每日可耐受摄入量,而肝脏组织藻毒素MC-LR含量则分别需要经过10~20d自然生物降解后降低至安全摄入量之下。讨论了微囊藻毒素在鱼体组织分布与食物链中的累积传递。 相似文献
128.
对虾病毒性疾病有多种,如白斑病毒、桃拉病毒、黄头病毒等。多年来,科研人员对病毒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代生物检测技术得到较多应用,如酶联免疫吸附(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等,发表了较多提取病毒、改进病毒检测方法等文章。检测方法越来越简易、灵敏,并开发有WSSV、TSV等病毒检测试剂盒。利用现代生物检测技术诊断对虾病毒病对监测养殖生产中的疾病流行趋势有一定的作用,但各种检测方法大都局限于国家机构的实验室进行,难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是什么原因使先进的检测技术无法服务于养殖生产?现结合生产以及科研实践进行多方面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130.
溶藻弧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与经溶藻弧菌(1.1587)免疫的BALB3/C雌鼠脾细胞在PEG条件下融合,有45.8%的培养孔有杂交瘤细胞生长,其培养上清液抗体阳性率为77.4%.经反复有限稀释法克隆杂交瘤细胞,获得7株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AC1-C9,AC1-C11,BB4-D4,AD1-A3,AD1-F3,AD2-E7,AD2-F7.取AD1-F3扩大培养,注射小鼠,制备了抗溶藻弧菌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滴度为11000.该腹水与其他3株溶藻弧菌菌株有强交叉反应,与其他13株标准菌株无交叉反应.利用制备的单抗腹水,建立了检测溶藻弧菌的单抗-ELISA技术.该反应系统可应用于溶藻弧菌的快速诊断,反应时间为6-7h,检测灵敏度为104cells·-1.并利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了11份待测菌样本溶藻弧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