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3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747篇
林业   393篇
农学   916篇
基础科学   118篇
  602篇
综合类   8019篇
农作物   565篇
水产渔业   809篇
畜牧兽医   11993篇
园艺   541篇
植物保护   1394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714篇
  2020年   646篇
  2019年   944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85篇
  2016年   764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1349篇
  2013年   1342篇
  2012年   1904篇
  2011年   1919篇
  2010年   1680篇
  2009年   1672篇
  2008年   1574篇
  2007年   1248篇
  2006年   1105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根椐Gen Bank公布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 RNA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fim N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在建立两种细菌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双重PCR反应条件,建立了两种细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用这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核酸为模板进行双重PCR扩增,结果可同时扩增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258bp和449bp的特异性片段,而对其他4种兔病原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最低核酸检出限分别均为1pg。通过对78份临床病料检测,将建立的双重PCR技术和单项PCR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两者的总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对这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2.
从湖南邵阳某猪场的急性发病育肥猪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小杆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PCR检测、生化反应、动物回归等试验,确定其为猪丹毒杆菌。通过对小鼠和猪的攻毒试验表明:该菌对ICR小鼠的LD50为1.75CFU,1.1×107CFU能使8~10周龄的阴性猪致死,且攻毒死亡猪呈典型的猪丹毒临床症状。说明所分离到的猪丹毒杆菌对小鼠和猪致病性极高,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99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病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文章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作者通过病原特征、临床症状、剖解变化、诊断、治疗和综合防控6各方面阐述了猪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鸭源鸡杆菌(G.anatis)体外黏附和侵袭细胞的能力,选择HeLa细胞为感染模型,分别以细菌黏附和侵袭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借助革兰和姬姆萨染色及电镜观察来研究2株不同来源的鸭源鸡杆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和侵袭特性。结果显示:黏附计数表明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能高水平黏附HeLa细胞,菌株感染30、60、90、120、150min后每细胞黏附的细菌数分别为0.84、4.68、8.52、9.27、8.2个,而菌株F149T对HeLa细胞有较低的黏附作用。侵袭试验表明Yu-PDS-RZ-1-SLG有低度侵袭力,侵袭的细菌数在150min时达到最大,约8.27·1 000细胞-1,随后细胞破碎,细胞逐渐脱落,而菌株F149T未检测到侵袭力。染色及电镜试验进一步证实鸭源鸡杆菌Yu-PDS-RZ-1-SLG可黏附于HeLa细胞表面并侵入细胞内部。菌株经胰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的黏附率显著降低,表明细菌的表面蛋白参与黏附。黏附和入侵特性是鸭源鸡杆菌定殖在组织表面重要的能力,该细胞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96.
为确定导致安徽和县某猪场猪只发病的病原,从该猪场送检病料(心、肺、脾、肝)中分离并纯化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PCR鉴定及生化试验结果,确诊为猪丹毒杆菌。spa 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猪丹毒杆菌G4T10(Gen Bank登录号:KF150604.1)有99%的同源性。全自动生化反应报告该菌为丹毒丝菌的概率高达95%。小鼠攻毒试验表明,试验组小鼠在腹股沟皮下注射该菌后,4 d内全部死亡;死亡小鼠剖检可见全身败血性出血,各脏器均有病变,从死亡小鼠的血液、心、肝、脾、肺等组织中分离到与该感染菌株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异恶唑耐受。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研究M细胞靶向肽(Co1)和树突状细胞靶向肽(DC-targeting peptide,DCpep)的免疫增强作用,用实验室构建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ac-STa-LTB-STb-co1(KSLS-co1)的阳性质粒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获得DCpep-KSLS-co1和KSLS-co1-DCpep融合基因。然后将DCpep-KSLS-co1、KSLS-co1-DCpep基因亚克隆到p PG612.1表达载体中,转化到干酪乳酸杆菌L.casei393。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DCpep-KSLS-co1、KSLS-co1-DCpep基因在干酪乳酸杆菌中获得了表达。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M细胞靶向和树突状细胞靶向策略在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系统中应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正>康乐县附城镇新集村一养羊户突发羊巴氏杆菌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特征。笔者等就此次发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及综合防治情况作简要报告,以期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4年7月5日,康乐县附城镇新集村马某饲养的羊群中部分羊出现咳嗽、腹泻症状,起初疑似感冒自行治疗。7月7日,发病羊突增至117只,并出现死亡。2流行病学调查羊圈舍面积较窄,饲养密度大,饲养条件极其简陋,正  相似文献   
999.
<正>山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型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季节性气温骤变、生产应激、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等都是促发的主要因素,当羊群发生巴氏杆菌病时,往往呈急性死亡,如处置不当,往往导致规模性死亡,给养羊生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014年7月,贵州省龙里县龙山镇一养羊户饲养的150余头山羊发生疑似山羊巴氏杆菌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为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抗逆性,利用在朝鲜碱茅(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已克隆的Pu P5CS基因成功构建了p CAMBIA3300-Pu P5CS表达载体,以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共培养法转化紫花苜蓿"公农5号"(M.sativa cv.Gongnong No.5),并以2.0 mg·L-1的草铵膦进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22.4%,经草铵膦筛选的植株进行PCR检测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共获得11株转化植株,表明Pu P5CS基因已转入T0紫花苜蓿植株,且能够在RNA水平上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