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240篇
基础科学   1166篇
  269篇
综合类   1439篇
农作物   196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352篇
园艺   312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王朝霞  杨铁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42-9743,9896
[目的]研究枳椇休眠期间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方法]以4年生枳椇植株为试材,采用ELISA法测定了枳椇休眠过程中芽和枝皮中内源激素ABA、GA、IAA和ZR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休眠期间,枳椇芽和枝皮中ABA含量最多,其次是IAA,ZR、GA的含量最少;芽和枝皮中ABA的含量都不随休眠的加深或休眠的解除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芽中IAA、GA、ZR含量在休眠的前期和后期分别呈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休眠期的中期有一个明显的峰,而枝皮中IAA、GA、ZR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芽中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结论]芽中激素的含量并不依赖于枝皮中激素的含量,2组织中激素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碧护简介"碧护"是德国科学家依据自然界奇妙的"植物化感"和生态化学原理,历时30年研究开发的纯天然高科技植物源产品,并荣获美国OMRI有机认证和欧盟BCS有机认证。该产品含有天然植物内源激素、黄酮类催化平衡成分、氨基酸类化合物及抗逆诱导剂等30多种植物活性物质,能够诱导作物提高抗逆性,降低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缓解农作物药害、肥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延长货架期,是一种新型复合平衡植物生长调节剂从作物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成熟全过程均发挥综合平衡调节作用,解决了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产品功效作用单一、配合使用困难、调节作用不均衡、长势和产量不协调、使用范围和时间局限、影响产品品质等技术难题对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正>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冻害成为困扰农民生产的一个难题。据了解,冬季小麦冻害症状主要表现为麦苗失绿发黄,叶尖发干,严重时主茎和大分蘖被冻死。传统的预防和解救措施对缺水地区而言可操作性差,难以达到预防冻害和冻后迅速救护的目的。德国生产的"碧护",含有天然植物内源激素、黄酮类催化平衡成分、氨基酸化合物和抗逆诱导剂等30种植物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激活小麦体内的甲壳素酶和蛋白酶,极大地提高氨基酸和甲壳素含量,增加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之在低温下能够正常生长,同时还可以提高小麦抵抗低温冻害的能力,确保小麦稳定增产。2011年3月20日,山西省襄汾县农技中心在近年以来冻害发生严重的新城镇赵曲村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碧护"微肥的实验,力求探索预防小麦冻害的有效途径。试验目的:通过喷施试验,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不  相似文献   
994.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在对两个辣椒品种进行低温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温结束后生长恢复期辣椒叶片中多胺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使辣椒叶片中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使GA3和IAA的含量降低和ABA含量增加;随着低温条件的解除,腐胺含量和ABA含量迅速下降至对照水平,表明腐胺和ABA含量的变化是植株自身对低温的一种应激反应,而精胺和IAA含量在低温解除一段时间后不能恢复至对照水平,推测精胺和IAA含量的变化是可能植株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6.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我国北方地区以圩区为主要形式的北运河下游农业灌溉区——天津武清区和北辰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监测,采用美国土壤通用流失方程(USLE)、降雨径流模型(SCS-CN)、综合径流系数法等,结合GIS技术,分别估算了透水地面和不透水地面的氮磷负荷量。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总氮、总磷的年负荷量分别为2865.04t.a-1和101.22t.a-1,不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81%和67%,透水地面所产生的TN、TP负荷量分别占研究区污染负荷总量的19%和33%(且污染物形态以溶解态为主,分别达到了81%和74%)。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49%)、城镇(贡献率为17%)和耕地(贡献率为16%),而总磷主要来源于村庄(贡献率为31%)、耕地(贡献率为23%)和城镇(贡献率为19%)。从产污强度来看,城镇用地是最高的,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997.
柴油机车“飞车”也称“毛车”,有的也称作狂转或疾驰。“飞车”是指燃料供给装置的柴油发动机转速失去控制,使发动机最高空转转速或不同负荷工况转速远远超过规定的转速范围。  相似文献   
998.
300只AA内仔鸡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高钴负荷组。于5,30和45日龄每组随机抽取20只鸡,分别检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全血比粘度和腹水心脏指数;45日龄时扑杀所有试验鸡,观察腹水综合征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99.
《技术与市场》2009,(12):146-146
银基触头是广泛应用于继电器、接触器、负荷开关、中低压断路器以及家用电器、汽车电器(喇叭、车灯、点火)等开关电器的主导电接触材料。在国家“十五”863计划的立项支持下,我们开发出具有特色的银氧化锡(AgSnO2)、银氧化锌(AgZnO)、银镍和银碳等银基系列触头生产技术,它采用控制银基触头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使触头电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1 电网结构优化1.1 供电范围的优化农网35 kV及以上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应不超过下列要求:110 kV线路为120 km,35 kV线路为40km.中压配电网线路应依据DL/T5118《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确定合理供电半径.县城中压配电网线路供电半径不宜超过4 km,乡村中压配电网线路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 km.农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宜超过500 m,县城及经济发达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 m.农业排灌和用户特别分散的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可适当延长,但应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