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0篇
  7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1年在如东试验点,将9000m~2闲置养鳗池改造成循环水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系统。4月25日放苗,到8月9日开始出售商品虾,产量达1.02kg/m~2。  相似文献   
102.
沙地柏对毛乌素沙地3种生境中养分资源的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为了揭示沙地柏对毛乌素沙地不同生境中养分资源的适应性反应 ,分析了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滩地中土壤养分状况、生物量和养分在植株不同结构中的分配以及植株对不同养分的利用和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 :(1) 3种生境中的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2 )生物量、氮和磷在叶片中分配比率随氮和磷含量的降低而增大 ,而在根中的分配恰好相反 ;(3)氮和磷重吸收效率、钾利用效率和重吸收效率、钙和镁利用效率随相应养分含量的降低而增大 ,氮和磷利用效率随氮和磷可利用性的降低而降低 ;(4)叶片和根系对养分内循环的贡献恰好相反 ;(5 )根分布对不同养分异质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3.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运用HACCP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全封闭内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区用尼龙筛网围拦与外界隔离,进行对虾的安全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经过运行、验证,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保证了对虾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 Lamb. ) Hook] 林物质生产中养分利用特征,为其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进行。供试林分7年生时,在林内设立了4 块固定观测样地,并在林分7、11、16、20、25年生5个林龄时,测定林分生物量,测定树木中K、Ca、Mg、N和P含量。根据枝叶枯死前后养分浓度差异和枝叶枯死量,估算枝叶枯死前的养分转移量。用某林龄段首尾两次测定的养分浓度差值,估算某林龄段以前生长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新补充或转移出的养分量。将这些养分与从土壤吸收的养分结合一起,综合分析林分物质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特征。【结果】林分物质生产利用的总养分中,土壤养分比例占79.3%~96.5%,随林龄增加持续下降;枝叶枯死前转移的养分占3.52%~17.6%,随林龄增加持续上升;林分12年生后,积累在某林龄段开始前林分生产的,在某林龄段结朿时仍存活的器官物质中迁移出的养分再利用占3.11%~3.40%,随林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前,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下降,进入树干高生长阶段以后,养分利用效率随林龄增加而上升。【结论】林分用于物质生产的养分来自土壤、枝叶枯死前转移和植物活组织转移3个方面的养分。只要有枝叶枯死发生,枝叶枯死前就有养分迁移出来用于物质再生产。只有杉木林郁闭后,才发生某林龄段以前林分生产的,且在该林龄段仍存活的生物质中有部分养分被迁移出来再利用。林分养分利用的年变化受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量的制约,同时杉木体内养分再分配及贮备机制、杉木生长规律和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利用效率等共同调控着养分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17%、91.45%和91.85%,对TN、TP的去除率一般,分别为55.61%和57.72%,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6.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与常规池塘养殖(TPA)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品质差异,测定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3个不同部位肌肉(背部、腹部和尾部)的营养成分,同时分析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质构和肌纤维特性.结果 显示:IPA组尾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PA组(P<0.05),...  相似文献   
107.
《水产养殖》2021,42(6)
为比较循环水和内循环系统对南美白对虾标粗过程影响的理化因子差异,在厂内水泥池分别用循环水和内循环模式进行了对虾标粗过程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水和内循环养殖模式都有着需水量较少、能耗低、对环境无害等优势,但内循环养殖模式独立运行单元,可防止外源致病菌侵入,其成本低,管理和运行方便,无须外加有机碳源,降低弧菌爆发风险;循环水养殖和内循环系统2种模式在标粗中对于温度、溶解氧、pH值和浊度的影响差异不大;与循环水养殖模式相比,标粗前期内循环系统中的氨氮和亚硝氮值偏高,中后期2种养殖模式产生的氨氮和亚硝氮值趋于一致,内循环系统的COD含量低,TN含量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明内循环烤房对烟叶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为内循环烤房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开放式排湿烤房(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为对照,研究内循环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及烤后质量。【结果】内循环烤房冷凝水排出速率,以42℃时最高和36℃时最低,分别为31.17 kg/h和7.5 kg/h,烘烤过程中的变黄期(36~40℃)、定色期(42~54℃)和干筋期(60℃)分别为19.1 kg/h、31.17 kg/h和11.9 kg/h。48℃末中部烟叶、54℃末中部和上部烟叶的纵向收缩率分别为9.46%、10.77%和10.58%,均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收缩率为31.54%,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48℃末中部烟叶的横向卷曲度为57.28%,大于相同温度点的热泵烤房和燃煤烤房。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均价较热泵烤房提高4.22%,上等烟比例提高5.26%,中等烟和下等烟比例分别下降3.91%和2.15%;干烟耗电量减少0.1 (kW·h)/kg。【结论】内循环烤房烘烤烟叶的综合效果优于开放式排湿烤房。  相似文献   
109.
农创客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何在当前国内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运用网络直播来打开农产品和服务的销路意义非凡。本研究基于统一理论模型,以浙江省青年农创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的方式,探讨其使用网络直播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他们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可知绩效期望、用户期望、社群环境和便利条件4个因素通过影响使用意向从而影响青年农创客的网络直播使用行为,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消费内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从2000 mg·m(-3)逐渐上升到5000 mg·m(-3)逐渐上升到5000 mg·m(-3);24~48 h为菌丝初始生长期(升温期),菌丝逐步生长,固体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发酵箱内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和CO_2梯度,上层与下层温度差异可达5℃以上,上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24~48 h为菌丝初始生长期(升温期),菌丝逐步生长,固体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发酵箱内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和CO_2梯度,上层与下层温度差异可达5℃以上,上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上升至13000 mg·m(-3)上升至13000 mg·m(-3)左右,下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左右,下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升到6500 mg·m(-3)升到6500 mg·m(-3)左右;48~96 h为菌丝旺盛生长期(稳定期),菌丝大量生长,但固体培养料的发酵温度逐渐降低;96 h以后为产孢期,该阶段固体料温度依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下降接近或略高于室温。通过加入空气内循环系统,可消除发酵箱内温度梯度,并降低CO_2浓度梯度,促进发酵箱内菌丝生长均匀。研究结果可为白僵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