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373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343篇
  696篇
综合类   1470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148篇
植物保护   22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本文提出的发展三川河流域经济林、提高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意见主要是:引进优良果树树种与品种,推广果园覆膜、覆草保水技术,施行果园间作绿肥和根外追肥技术,改造小老树和合理密植等。作者根据试验结果与实践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讨论,将对解决这方面的实际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2.
<正> 1 区域概况听水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位于黄河山陕峡谷以东、吕梁山以西,海拔高程在1100~1300m之间,属黄土残源沟壑区,涉及山西省临汾地区的隰县、蒲县、大宁三县的大部分地区,有25个乡(镇)、218个行政村、12.3万人,总面积2187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1654km~2,占总面积的75.6%.听水河流域是黄河流域多沙粗沙的主要产区,属黄河一级支流,该流域土地支离破碎,沟壑密度4~6km/km~2,年平均输沙模数6540t/km~2,最高地区达13000t/km~2,年均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300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当地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旱涝灾害连年发生,人民生活相当贫困,项目实施前三县年人均纯收入仅350~450元,均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成为制约该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造成该地区贫穷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根源.因此,利用世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对该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是减少黄河泥沙的需要,也是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3.
卧龙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卧龙泉河流域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卧龙泉河上游和中游地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卧龙泉河上游土壤污染因子为Cu、Pb,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 r、A s和Pb、C r、Hg;王家崴子地区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为A s、Pb、Cd、Zn,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d、C r、A s和Pb、C r、A s、Hg;氰化厂旱田土和靠山屯林地土为轻污染,污染因子分别为Pb、Zn、Cu、Hg和Hg、Pb;卧龙泉河下游万福旱田土和王家崴子西山坡林地土无污染。王家崴子和万福地区的韭菜Pb、Zn、Hg污染严重。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污染因子不同,不同地区水稻或玉米的的污染因子也不同。  相似文献   
984.
对于中小河流污染的治理,可以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设河流湿地,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滞留时间,恢复生态植被等达到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质的目的。朝阳市第二牤牛河水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大凌河干流水质,因此采用河流旁侧湿地建设技术,将河道分为行洪区和湿地区,在湿地区修建生态稳定塘和各类表流湿地,降解河流中污染物,改善了第二牤牛河水质现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85.
沈阳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8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浑河沈阳段2009年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对比模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6.
以湟水河流域(西宁段)为研究区,根据研究区地理与生态特点,选择降雨侵蚀力、坡度、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度作为土壤侵蚀危险性的评价指标,在ArcGIS支持下生成单因子危险性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土壤侵蚀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侵蚀中度和高度危险区域占大部分,达到71.4%;轻度危险区域和不敏感区域较少,分别为1.37%和27.08%;极危险区面积仅占0.15%。但是,对土壤侵蚀危险性较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主要为环西宁市区和湟水河河谷区域。  相似文献   
987.
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茹河流域进行了景观格局整体优化,以期建立合理稳定的生态系统,引导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系统功能的协调与完善。分析了景观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并总结了流域景观生态应用的方法和原理,对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88.
生态河流构建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河流整治技术,如裁弯取直、疏开挖河道、浆砌石或混凝土加固河岸、高筑河堤等,忽略了河流的生态特性,结果导致河流水文发生改变,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创伤。分析了河流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提出生态河流的概念,并探讨了生态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原理,然后分别从河道景观设计、河道平面形态设计、河道断面设计和岸堤设计几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河流构建的技术体系。最后,以镇江古运河生态岸堤构建为例,介绍了生态岸堤构建的实施办法,旨在探讨河流的生态治理的方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89.
玛纳斯河流域融雪径流与积雪-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李杨  张璞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145-149
利用雪盖、径流、气象因子数据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融雪径流特征及其与积雪-气温-降雨的关系。根据地形、植被和积雪分布特征建立了流域分带体系。以2000-2008年3-6月8日合成MODIS积雪产品(MOD10A2)为基础,插值获取流域分带日均积雪面积数据。根据天山山区气温-降雨的垂直地带性特征,以肯斯瓦特水文站1995-2008年逐日气温、降水数据为数据源,应用DEM递推获取流域分带日均气温、降水数据。定性分析了流域各带气温、降雨和积雪分布特征及其定量相关关系。同时,分析了流域积雪面积和径流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低山荒漠草原带3月22号前后,云杉林带4月11号前后,高山高寒草甸带5月14号前后,高山冰雪带6月12号前后气温持续在零度以上;②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年降水量的43.39% ,春季占28.14% ,秋冬季降雨偏少,分别为13.04%和15.24%;③各带积雪面积和气温相关性很高,3-6月各带气温逐渐升高,积雪逐渐融化,除高山冰雪带不完全消融外其余分带积雪在此期间全部消融;高山高寒草甸带和高山冰雪带积雪面积和气温呈线性相关;④流域总的积雪面积和径流散点图显示出很好的幂指数相关;不同年,积雪面积与径流关系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0.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磷酸二氢钙(MCP)、磷酸二氢铵(MAP)和磷酸氢二铵(DAP)在黑土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增加了黑土对肥料磷的固定,且有利于Al-P的形成;培养50 d后,温度由5℃升至25℃时,We-P在添加MAP和MCP处理的土壤中占外源磷的比例分别降低51%和42%,同时Al-P分别上升110%和45%;在培养初期,温度对Ca8-P和Fe-P形成的影响不显著,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差异显著。25℃时,培养时间对Ca2-P和Ca8-P形成的影响较小;Al-P在培养初期形成速率很快,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形成速率下降,而Fe-P的形成速率与之相反;Al-P的增加量与We-P的下降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MAP和MCP相比,DAP更适合在黑土中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