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47篇
  236篇
综合类   1281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255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氮肥减施配施菌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制,以盐丰47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氮肥减量30%条件下,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苗期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明显提高水稻生物量,增加水稻株高、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氮肥用量减少30%条件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1%~17.67%和0.73%~18.17%,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较少,差异不明显。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氮肥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比配施固氮螺菌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越橘菌根真菌的多样性,从吉林农业大学浆果园采集矮丛越橘(Vaccinium angustifolium)"美登"的根系,采用酸性品红乳酸甘油染色法观察菌根类型,用根段直接培养法分离根系共生真菌,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的r DNA ITS序列; PCR产物测序后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比对,然后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美登"菌根类型包含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试验共分离获得49株共生真菌,依据形态特征分为13个类型; ITS序列分析获得树粉孢属、镰孢属、膜盘菌属等9个属;聚类结果将其分为锤舌菌纲、粪壳菌纲和座囊菌纲3类。矮丛越橘"美登"的根系共生真菌物种丰富,优势或典型的共生真菌为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树粉孢属(Oidiodendron)真菌。  相似文献   
993.
菌根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丛枝菌根 (AM) 真菌能够和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建立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很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宿主植物和AM真菌协同适应低磷胁迫的生理机制,并已深入到分子和信号水平。本文归纳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从磷胁迫信号感知、有机酸分泌、磷酸酶与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转录因子与小分子物质miRNA等若干方面讨论了菌根共生体系响应和适应磷胁迫的分子机理,重点介绍了1) 环境磷浓度作为营养信号诱发菌根植物的生理响应过程及其在共生体系建立中的关键作用;2) AM真菌调节植物激素平衡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根系构型的生理机制;3) 丛枝菌根涉及的植物、真菌以及菌根特异诱导植物产生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在磷酸盐摄取中的特殊作用及可能调控机制;4) 转录因子作为感知磷胁迫信号和调控转录表达水平的枢纽,在增强植物适应磷胁迫能力方面的重要贡献。这些因素既单独作用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菌根植物适应磷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未来需要着重加强菌根共生界面的磷转运机制、菌根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转录因子调节,以及各调控因子相互作用研究,从而全面揭示菌根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分子调控网络,为发展和应用菌根技术调控植物磷营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LONG-PLAN长屋项目关注城市旧区高密度居住环境问题,应用垂直绿化技术,对以广州传统竹筒屋为代表的狭长式住宅建筑进行生态建筑建造。在项目的建筑建造前期,于室内中庭和厨房预留位置分别建造垂直绿墙和鱼菜共生绿墙,以实现垂直绿化技术。其中,半室外的中庭垂直绿墙采用布袋式工艺做法,将回收雨水作为自动灌溉水源,充分利用通风与自然采光条件,实现植物正常生长。鱼菜共生绿墙采用种植杯式模块工艺做法,采用循环供水、水培的形式来栽植蔬果、药草和花卉等植物。该技术使绿化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和管护,将高密度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995.
AM真菌可与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能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目前对共生体系中植物的遗传特性了解较多,但对AM真菌的遗传特性知之甚少,近来研究发现许多与共生建立和共生功能相关的基因,因而,深入解析AM真菌的遗传特性对研究AM真菌与植物共生的分子基础至关重要。综述了与共生关系建立和共生功能相关的基因,分析了AM真菌异核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它对共生系统的影响,展望了AM真菌遗传特性的研究前景,为研究AM真菌与植物共生的分子基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进农民福祉,对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应用改进的灰度共生矩阵识别木材纹理多重特征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木材的主要分类方式是由人的经验进行分类,分类的好坏取决于人的经验。因此机器自动检测分类木材种类变得迫在眉睫,目前机器识别木材种类最主要的方法是应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木材纹理特征识别木材种类。但是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提取分类存在缺陷,这是由于木材图片旋转再识别时导致分类精度下降。本研究应用改进的灰度共生矩阵(I-GLCM)提取木材多重特征值,较前人提取的灰度共生矩阵(GLCM)识别木材种类,具有旋转不变性。应用matlab模式识别算法进行训练、分类。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对木材进行分类,分类精度比应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精度高,分类效果较好,是一种新的木材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适于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高产高效稻鱼共生系统的水稻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2个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稻鱼共生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株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一次性使用有机肥的稻鱼共生条件下,供试杂交稻品种相对于常规稻品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其中,籼粳交杂交稻甬优5550、甬优7850和甬优8050,籼型杂交稻嘉丰优2号和深两优332,较耐倒伏,并且有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产量较高,可作为稻鱼共生系统的推广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999.
"稻虾共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信息渠道不畅、风险防范能力差、宏观调控能力弱等瓶颈。为使"稻虾共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破除瓶颈已成当务之急。要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机制,增强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并以此推动南县"稻虾共生"模式的发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马铃薯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对农业生产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早、晚疫病是引起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能及早发现作物病害,准确确定病害类型,对于保护作物安全和控制病害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自动化诊断马铃薯病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处理、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器分类的马铃薯病害检测自动化方法。在多时间段、不同天气环境下选择叶片形状与植株生长情况差异较大的田间拍摄马铃薯照片制作数据集,通过构建投票分类器模型对病害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高精度分类检测。首先利用Fast K-Means聚类算法对灰度图像下的马铃薯叶片进行分割,获得叶片受关注的区域;其次使用GLCM算法对受关注的区域提取11类纹理特征信息,计算4个GLCM获得单个图像88个纹理特征,并形成特征向量;最后使用投票分类模型对病害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分类模型是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NN方法的组合,分类过程使用网格搜索优化分类器超参数。在10折交叉验证下,马铃薯病害分类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平均提高12.18、14.00、9.53百分点,综合性能提高11.90百分点。分析GLCM特征,135°方向角特征敏感性最弱,权重方面对比度特征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