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28篇
基础科学   48篇
  236篇
综合类   1287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256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方法研究稻田套播麦共生期的农田生态环境特征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稻田套播和常规条播两种不同麦作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稻田套播麦与常规条播麦相比,麦田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种际空气湿度日变幅为56%~100%;种际温度较低,日变化较小。土壤含水量和温度达到种子萌发所需要求。麦田地表光强为自然光强的4.2%~6.5%;土壤容重较大,穿透阻力增强。稻田套播麦种子吸水、萌发出苗速度慢,根系入土困难,叶片瘦长,光合速率低,麦苗健壮度下降,根系活力较高。随共生期延长,麦苗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增加,缓苗期显著延长;共生期不宜超过14 d。高产栽培下两种麦作方式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改善稻田套播麦种际空气湿度、土壤容重和采用合理共生期,可促进稻田套播麦种子萌发出苗,提高成苗率,形成壮苗。  相似文献   
96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原理是工程创意,共生构建。用共生系统工程来替代天然杂交,取代人工去雄,创造"工程可遗传稻"这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命形式,以此来取代常规品种的自然繁殖。通过从杂交水稻技术中可总结出其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和共生构建原理,由此进而提出广义杂交论。谢常明有性无性二重育种法是广义杂交论用于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文章还提出将广义杂交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3.
不同根瘤菌、大豆品种、土壤类型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在黑土和草甸土中对大豆品种V1和V2接种根瘤菌株R1、R2和R3,在盛花期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离体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单因素效应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因素间的作用,菌株与品种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大于其它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处理R1V2S2和R1V1S1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二者都极显著高于两种阴性处理CK。  相似文献   
964.
沙棘具有耐干旱、耐严寒、耐瘠薄、有根瘤、固氮等特性,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优点,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96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即对建构和谐世界有着核心支撑作用。当今理论界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和谐世界的建构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而共生论最具合理性。为此,世界各国必须从全球视觉出发,为经济全球化创建更加协调的国际合作环境,为和谐世界的建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66.
景宁县2002年在茶园试养山羊控草,2016年开始研究茶园网格化精准养羊控草技术并示范推广。2020年出台普惠性发展补助政策,给予养羊控草基地每亩100元普惠性补助和项目建设50%补助,通过这些普惠性补助政策和项目实施,加快了茶羊共生技术的形成和应用。通过2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景宁县逐步形成茶羊共生技术模式。本文从茶园网格化、建造标准化栏舍、优选山羊品种、引羊入园控草、茶园化学防控期间放牧管理、山羊安全防疫及越冬期饲养管理、羊粪肥园综合循环利用、茶羊共生通数字化管理以及适时出栏部分山羊等方面对茶羊共生生态种养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67.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穂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 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 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68.
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地表水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首要污染源。藻类广泛存在于包括稻田在内的各类水生态系统中,其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N、P营养物质,而且藻类回收后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因此,利用藻类同化吸收水体中的养分可以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物拦截净化和养分循环再利用双重目的。基于藻类生长特性,本文探讨了以藻类作用为主的稻田藻类固氮减磷、多营养级综合养殖系统、固着藻类沟渠净水系统及高效藻类塘等生态技术模式,并对各类技术模式的主要应用条件进行了深入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9.
模拟氮沉降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氮转化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认识草地生态系统氮转化过程有助于预测氮循环对未来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与反馈机制。依托于2010年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设置的长期模拟氮沉降增加的氮添加试验,共设置了8个氮添加水平(0、15、30、50、100、150、200、300 kg N·hm~(-2)·a~(-1))。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2015年8月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丰度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于200 kg N·hm~(-2)·a~(-1)硝酸铵处理有利于固氮菌生长。低氮添加(N15、N30和N50)对氨氧化细菌(AOB-amoA)和氨氧化古菌(AOA-amoA)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高氮添加(N100、N150、N200和N300)显著提高了AOB基因丰度,降低了AOA基因丰度。高氮添加(N150、N200和N300)显著降低了nirK基因丰度。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高氮添加促进了AOB主导的氨氧化过程,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减少提高了氨氧化产物硝酸盐的积累,继而提高了土壤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970.
稻虾共作种养技术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稻米品质,增加收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怀宁县稻虾共作种养技术要点,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