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5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9篇
农学   339篇
基础科学   1708篇
  845篇
综合类   3215篇
农作物   32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34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现状.以节水配套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
小麦秸秆对下茬种植带来很多的麻烦,致使农民不得不采用焚烧的办法处理,造成环境污染。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治理,可是效果不太显著。针对这一问题,经过多年来的观察研究,提出在采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利用技术优势,依靠市场经济杠杆解决目前麦草焚烧的问题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23.
按照省政府、农业部关于山东要在玉米收获机械化方面实现突破、重点向玉米收获机械和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予以倾斜的要求,按照计划,今年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由16万亩达到40万亩。围绕实现这一工作目标,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好工作规划。各级都制定了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对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表明:春季秸秆浸足水还田,且覆盖地膜效果最显著,比不还田的增产35.9%,含水量提高3.28%,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7.46mg/kg\1.16mg/kg和29.34mg/kg。  相似文献   
26.
广东省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7.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在收获油菜、小麦,抢种水稻的时节,天空中时常弥漫着呛人的浓烟,污染着空气,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连飞机正常起、落也受到极大影响,这一传统的焚烧处理模式已成为社会顽疾。我国政府十分注重解决秸秆焚  相似文献   
28.
稻草还田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肥料结构的变化,稻草还田越来越被农业生产单位所重视。因为稻草还田是提高地力、增加有机肥源的有效途径。但稻草还田效应受气候条件和作物养分供给状况的影响,它不象单纯施用化学肥料的效应那么明显。因此只有多年定位试验才能对稻草的效应做出客观的评价。为探讨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我所自1983~1988年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现将6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9.
灌淤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空间变异性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初步研究了灌淤土壤0-20cm有机质和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及其与棉花生长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及全量氮磷钾养分的田间合理取样数目分别为15,13,2和3,土壤有机质,全氮属于中等变异性,全磷,全钾属于弱变异性,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呈现出减弱的时间变异特性,采用直线或曲线拟合方程拟合了它们的半方差图及其参数,并绘制了其相应的等值线图,且棉花花铃期土壤有机质与棉花产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豫南地区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延长小麦生育期,增加有效分蘖数量和提高产量,其中以秸秆覆盖还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