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土全磷反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鼎浩  薛利红  李颖  杨林章 《土壤》2014,46(1):47-52
采用PLSR偏最小二乘法回归结合留一法交叉验证,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田以及直湖港小流域面上的水稻土土壤样本建立最优模型,研究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式对水稻土全磷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精度的影响,探索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的可行性;并结合简单相关系数法以及PLSR模型回归系数法分析了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的重要波段。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反演精度的影响不大;基于PLSR建立的水稻土全磷光谱反演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达0.85,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70,RPD为1.8,有较好的模型精度;440~740 nm为土壤全磷光谱反演的重要波段。利用PLSR对水稻土全磷进行光谱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的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用等距离布点法采集土壤和凋落物样品,分析常绿阔叶林内土壤(0-30 cm)、凋落物和腐殖质层的磷素(P)含量,研究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土壤全P和有效P与海拔、凹凸度、凋落物生物量、凋落物全P含量和腐殖质层全P含量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土壤全P和有效P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土壤(0-30 cm)全P含量范围为0.200-0.402 g/kg,有效P含量为2.2-6.7 mg/kg。林地土壤全P含量呈条带状的梯度变化,高值区出现在海拔较低的沟谷洼地,低值出现在山脊地带;有效P含量则呈斑块状分布,无明显分布规律。林地土壤全P含量与海拔和凹凸度均具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凋落物生物量、凋落物全P含量及腐殖质层全P含量对其影响不显著。土壤有效P含量受地形因子的影响较小,其与凋落物生物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腐殖质层全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3.
94.
95.
3个冬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磷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天油4号,陇油8号)不同生育时期(出苗期、五叶期、十叶期、返青期、现蕾期)采集的土壤样品为对象,对土壤的全磷(TP)、速效磷(AP)、有机磷(orP)和无机磷(inP)及无机磷组分铝磷(AL-P)、铁磷(Fe-P)、钙磷(Ga-P)和闭蓄态磷(O-P)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冬油菜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347~1.694 g/kg和0.060~0.117 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均属于较高水平。(2)土壤中的磷素以无机磷为主(1.018~1.398 g/kg),占全磷总量的75.58%~82.53%;无机磷组分以钙磷(Ga-P)含量最高,占无机磷总量的58.15%~70.93%;其次是铝磷(AL-P),占9.98%~11.80%;闭蓄态磷(O-P)占4.65%~4.94%;铁磷(Fe-P)最少,占1.15%~1.29%。(3)3个冬油菜品种土壤无机磷总量随着冬油菜的生长先降低后增加,有机磷含量的变化与之一致;土壤铝磷与闭蓄态磷的含量也是随着冬油菜的生长先降低后增加;钙磷含量随着冬油菜的生长呈现"M"型的变化趋势,而铁磷的含量则出现与之完全相反的"W"型。(4)3个冬油菜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全磷含量间无显著差异;在越冬前陇油7号的各土壤磷组分含量大体上都低于其他两个品种的冬油菜。  相似文献   
96.
土壤中全磷测定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磷的分析是土壤农化分析分析的主要项目之一。土壤全磷的测定方法之一原国标法GB9837—88,采用氢氧化钠熔融一钼锑抗混合试剂比色法在分析大批量的土壤样品时,存在着钼蓝颜色的稳定性超过30min之后较差,比色液容易出现混浊的现象。针对这种缺陷,作者对原国标法进行了改进:土壤样品的分解采用目前赏用的HClO4-H2SO4消煮法,用草酸结合显色液中剩余的钼酸盐,使钼蓝的颜色稳定在7小时之内不变,再用异丁醇萃取显色液中的磷钼蓝。从而消除了由于样品混浊对比色测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全磷测定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度,方便了大批量的土壤全磷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97.
放牧强度对高寒混播人工草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三个放牧季的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①随放牧强度的提高,各土壤层全氮和全钾含量出现了"高—低—高"的变化趋势,0~10cm土壤层全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10~20cm和20~30cm土壤层上的变化趋势与全氮和全钾相似;②放牧强度对各土壤层全磷、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影响分别为不显著(P>0.05)、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8.
本文研究了奶牛养殖小区育成牛粪中污染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育成牛鲜粪中含水率春季最低,冬季最高;风干粪样中,除夏季全氮和全磷顺序颠倒外,五项检测指标及其年均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保持一致,即有机质〉全氮〉全磷〉锌〉铜;育成牛全氮含量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全磷含量秋季最低、夏季最高,有机质含量夏季最低、秋季最高,铜含量夏季最低、春季最高,锌含量春季最低、夏季最高。  相似文献   
99.
设施栽培土壤磷素肥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设施栽培土壤为供试土壤,以棚外露地栽培土壤为对照,研究设施栽培土壤磷素肥力特征。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较露地栽培土壤均明显增加,且以有效磷的增加幅度最大,平均为892.2%。设施栽培土壤磷素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含量分别是0~20 cm土层该形态磷含量的54.5%、43.4%、54.4%和53.6%。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设施栽培土壤有效磷与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
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省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和速效磷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土壤的全氮含量的顺序为毛竹林>落叶阔叶林(枫香)>杉木林>封育20年以上的常绿阔叶林>封育20年以下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同一土层深度,落叶阔叶林在0~10 cm土层全氮含量最高,而毛竹林在10~20 cm和20~30 cm土层全氮含量都超过落叶阔叶林,使得毛竹林在土壤平均全氮含量为最高;各种森林类型中以阔叶林尤其是落叶阔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高,而针叶林的速效磷含量最低,空间变动性很大,这主要和人类活动及土壤的利用方式有关.但不同森林类型中的全磷含量都基本相同,说明它们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