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去垢剂 去垢剂是表面活化剂,象肥皂那样,含有亲水基和疏水基,具有分散性能和乳化性能,在家庭中和工业上(纺织厂、洗衣店、化妆品工业、制药工业)都经常采用。去垢剂可按亲水基的性质分为三类:阴离子型(硫酸烷酯、烷基芳基磺酸盐)、非离子型(酯类、氨化合物和以聚氧化乙烯为基础的物质)和阳离子型(吡啶衍生物和四价铵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2.
123.
选取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和雌二醇(E2),采用Kirk液体培养基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简称PC菌)纯培养的方式,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体系中菌液总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PFOA和E2对其胞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底物,在pH为3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依次加入ABTS、H2O2、MnSO4和菌液,在470 nm处测定60 s 内反应的酶活性是其最大值,包含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等胞外酶的总活性。(2)该培养体系中,PC菌分泌的胞外酶以LiP和MnP两种过氧化物酶为主,Lac活性极低;总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第20~30 d之间出现一次小高峰,50~60 d之间出现一次大高峰,随后活性下降。(3)0.01 mmol·L-1的全氟辛酸(PFOA)对这两种过氧化物酶(LiP和MnP)活性及菌液总酶活性的影响是一致的,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0.1 μmol·L-1的雌二醇(E2)对其影响也是一致的,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由于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累积和污染,成为继有机氯农药、二噁英之后引起高度重视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已经成为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研究热点,尤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从环境中存在水平、毒性、检测方法和修复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全氟辛烷磺酸的研究现状。详细阐明了PFOS在各种介质中的污染水平,评价了各种检测和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可为后期PFOS的毒理研究、检测去除、环境影响评价和替代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5.
在pH 值为2.87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质子化 的乙基紫(EV)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增强的散射信号(ΔIRLS)与PFOS浓度在一定范 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PFOS的共振光散射(ResonanceLightScattering,RLS)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 0.02~10.0μmol/L,检测限为2.0nmol/L.表征了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显微成像(SEM),优化了实验条件, 并探讨了反应机理.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三峡库区嘉陵江水样中PFOS的测定,相树标准误差小于等于4.5%.  相似文献   
126.
合成了三苄基锡对磺基水杨酸磺酸盐,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及催化活性评价。三苄基锡对磺基水杨酸磺酸盐对醇醛缩合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催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7.
生物基磺酸盐在土壤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治理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固沙保水、供肥供能是维持生物生长和实现沙漠生态修复的关键。本文研究了以生物质磺酸盐作为新型的沙漠生态修复材料,证明了生物基磺酸钙盐及铵盐具有结皮固沙、保水供肥的显著特点,对植物及土壤微生物快速生长、维持稳定的群落结构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好的生态恢复功能。生物基磺酸盐原料来源丰富、绿色环保、生产成本低、功能全面、性价比好,符合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要求,作为沙漠生态修复的绿色产品开发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8.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Exp. 1) with three soils, two from Australia and one from Norwa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fate of dissolved BorreGro (a lignosulfonate, produced by Borregaard LignoTech Company, Norway)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10 and 100 mg C L-1) in soil solutions. A rhizobox experiment (Exp. 2) was also done in a Norwegian clay soil, mixed with four levels of BorreGro-carbon (BG-C) added (0, 2, 20 and 200 mg BG-C kg-1) to test the impact of BorreGro on root growth, rhizosphere chemistry (pH, metal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s). The BorreGro addition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n due to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in BorreGro. The BorreGro addition to soil had an indirect bu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hizosphere chemistry and PLFAs. The lowest amounts of added BorreGro facilitated the DOC excretion at plant roots, and thereby increased the bacterial and fungal biomass, likely as an effect of increased Mn solubility from BorreGro in the root zone.  相似文献   
129.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对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锦鲤麻醉后的血糖质量浓度高于复苏后,而复苏后血糖质量浓度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显著(P0.05);麻醉后和复苏后锦鲤的尿素氮质量浓度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差异显著(P0.05);低质量浓度组麻醉后锦鲤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而高质量浓度组麻醉后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丁香油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P0.05);高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锦鲤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低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及复苏后锦鲤的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以上各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麻醉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些抑制作用均为可逆,在解除麻醉作用后,酶活性即可恢复。  相似文献   
130.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用品中。初步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易于生物累积,且可能导致肝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以及干扰内分泌等特性。如今,天然环境中化学抗性PFASs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这些人为污染物在天然和处理水域、人类和动物生物体中的存在都构成了巨大的环境挑战。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对PFASs几乎没有去除效果,研究高效去除水体中PFASs的实用性技术成为了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自然环境中最常见的PFAS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去除方法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