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80篇
林业   870篇
农学   1062篇
基础科学   2153篇
  540篇
综合类   7393篇
农作物   86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1056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81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06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免耕种草技术是适宜高寒牧区的一种人工种草技术,优良的牧草组合是这项技术得以应用和推广的基础,本试验针对川西北牧区的特点选用五种多年生牧草和四种一年生牧草进行混播组合,选出了1个优良的多年生牧草组合和2个优良的一年生组合。  相似文献   
52.
免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2年对免耕种植和传统耕作进行大田示范调查对比和不同耕作模式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免耕种植增加了小麦主茎叶龄,群体增多,株高增高;但免耕播种使小麦次生根数量减少、根细、根短,产量与传统种植没有显著差异。免耕种植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在选择耕作模式时,秸秆还田免耕比直立免耕效果好。  相似文献   
53.
在扎兰屯地区的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过去以铧式犁耕翻为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是快速降低土壤湿度的一种抗涝作法。而扎兰屯市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大气环流,地理位置、植被和土壤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干旱是这一地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致使土壤含水量降低,遇雨则形成地表径流,水土流失,干旱风大则易沙化,达不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因此,以消耗资源影响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农业已不能适应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4.
55.
树香瓜,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树高1.5~2m,叶茎长,叶鹅掌型.用种子繁殖,播种第2年开花结瓜,花期全年.瓜长圆型,幼瓜乳黄色,逐渐变成绿色,成熟时又变成黄色.似瓜非瓜,似果非果,既有香瓜的甘甜,又有水果的清香和高营养,故有人风趣地称其为"香瓜果".  相似文献   
56.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每亩比育苗移栽减少用工5-6个,可缓解季节繁忙矛盾,节本增效达100~150元。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正> 早、中稻实行免耕抛栽,是实现水稻栽培节本高效、安全实用的一项新技术,同时也是水稻栽培技术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现将此技术关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8.
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是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首选机型.一次进地可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为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广大用户更好地使用该机具,将其调整方法、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9.
60.
为解决机收麦田火烧灭茬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它不利因素,我们进行了保留小麦残茬,直播玉米、使其在生育期间免耕栽培,这样既节省投入,又使小麦残茬中的大量有机质还田,达到了抗旱保墒,沃土肥田,提高产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