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7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1285篇
林业   335篇
农学   2167篇
基础科学   57篇
  490篇
综合类   4660篇
农作物   1368篇
水产渔业   458篇
畜牧兽医   1768篇
园艺   763篇
植物保护   218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四川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四川省6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实验应用12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来评估群体内遗传多样度,通过遗传距离聚类图、群体结构推测图、主成分分析及群体间分子方差分析来评估群体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6个绵羊群体在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6~3.1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变化为0.559~0.612,平均期望遗传杂合度为0.610~0.670;6个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情况及育成史实不完全一致,但遗传距离聚类图、群体结构推测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6个绵羊群体中布拖黑绵羊类群与贾洛绵羊类群遗传关系更近;6个绵羊群体间方差组分F统计量结果为0.112 39,处于中度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83.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青藏高原的30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筛选出的16对引物共获得了116个等位基因位点,92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率(PPB)为79.75%,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063~0.325,平均值为0.18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692~0.976,平均值为0.828。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04处,30份供试材料可聚为四大类,单独聚为一类的09-214表现出与其他材料较远的亲缘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UPGMA结果基本一致。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大部分材料的遗传背景较为单一,群体划分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部分保持一致。研究显示,供试种质材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材料表现出相对独立的特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可为垂穗披碱草的保护利用、新品种的选育及优良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function of dairy cow mammary stem cells (DCMECs) in regulation of lactation,we identify putative DCMECs which were BrdU label retaining epithelial cells,at the same time,analysis the location of two new mammary stem cells molecular marks FNDC3B and PROCR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m to indicate DCMECs.The mRNA levels of prolactin,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their receptors were detected along with cell passage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BrdU label-retaining epithelial cells was nearly 0.4% after 25 d continuous culture (passaged 4 times) and few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FNDC3B or PROCR.Moreover,we observed the BrdU labelled epithelial cells by asymmetric division.The mRNA levels of prolactin,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and their receptors in primary and passage cell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DCMECs would rapidly lose som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bility of milk synthesis when no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duction of lactation differentiation,but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mammary stem/progenitor cells will be retained,whose potential effects on the regulation of lactation and mammary acinar remodeling were worthy of attention.  相似文献   
85.
86.
研究利用芒属植物(芒02381和荻04005)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开发12对InDel标记。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cpInDelPCR体系,得到模板DNA、dNTPs、Mg2+、引物、TaqDNA聚合酶5个关键因素在体系中的最佳组合。12对InDel标记对43份芒属和2份甘蔗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38条条带,其中3对引物扩增出13条多态性条带,占总数的2.4%。将所有位点读带转化为数值矩阵并用UPGMA法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1.4的水平上,和南荻聚为一类,而芒和与五节芒、双药芒、红山茅、尼泊尔芒、甘蔗聚为一类,4个具有杂交种特征的材料单独聚为一类。试验开发的芒属植物cpInDel标记可用于芒与荻的区分,指导芒属植物的杂交育种。  相似文献   
87.
《中国瓜菜》2017,(7):8-12
红果番茄GF基因位点的绿果肉(green-flesh,gf)突变体有gf、gf~2、gf~3、gf~4、gf~5共5种等位基因,因其特殊的果实颜色而受到大众喜爱。笔者调查发现,gf位点突变体具有抗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功能,但有些棕果番茄并不是gf位点突变体。从300份候选材料中选取6份棕果番茄材料,并以易感褪绿病毒的番茄红果材料‘T2015-47’为对照,以gf位点特异引物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T2016-33’不能酶切出109 bp和57 bp的特异条带,为gf基因突变体;‘2012-2’酶切出187 bp和171 bp的特异条带,为gf~2基因突变体;‘T2015-66’和‘T2016-32’酶切出216 bp和18 bp的特异条带,为gf~4基因突变体。建立了利用分子标记快速准确鉴定出棕果番茄是否为gf位点突变体的方法,为选育抗褪绿病毒的棕果番茄品种提供了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8.
89.
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的选育方法、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为转抗虫基因红花性状标记杂交种,特有的外观特点成为其随身携带的"防伪标签",可直观地鉴定真假杂种及纯度。  相似文献   
90.
《分子植物育种》2020,(8):2769-2770
1刊登范围本刊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木和草业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优良种质培育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